阳光正盛,乌桕树散发出冬天里来源自然的最后一道斑斓光彩。滁州市来安县三城镇帮扶干部们结合“双提升”法治宣传工作走村入户,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最新动态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帮扶干部们明确责任毫不松懈,在日常帮扶中通过与其他工作的有机黏合,用心做好宣传,用心倾听诉求,致力于完善帮扶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尽心尽责谋福利。为了摸清底数,保障民生工程面向贫困群众全面覆盖、全力落实,三城镇扶贫工作站联合民政、社保、信访、财政、住建等部门出谋划策,并进入户。落实帮扶让贫困群众知足感恩,和帮扶干部培养出如亲人般的感情。
作为三城镇天涧村包村干部,组织委员朱达经常先人后己,通常都是在全心全力协调好全村的帮扶工作时才忙起来自己的帮扶任务。同样做到这一点的还有该镇扶贫分管负责人、副镇长何永刚以及扶贫工作站主任张强,他们顾全大局,不辞辛劳,尽己所能优先帮助其他同事完善帮扶。脱贫攻坚,冲刺在即,帮扶干部们的责任意识也愈发增强;在他们看来,这不仅是本职工作,更是为自己帮扶的对象户谋福利的机会。
输血造血帮到位。“饲养的仔猪死了,现在还有保险赔偿吗?家里孩子正是读书的关键期,是否有离家近点的地方让我们上班方便照顾孩子?”在三城镇扶贫工作站,一些帮扶干部和贫困户提出了疑问。
为切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瞄准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推进惠民利民项目,在各帮扶责任人落实责任的同时,更要为贫困户提供优质服务,精准施策不应只是“锦上添花”更应对应急需做到“雪中送炭”。发展产业、稳定就业无疑是输血造血、互动性强、效果显著的帮扶措施之一。
沈圩村的朱玉钱在妻子生大病长期吃药和两个孩子未完成学业的情况下,没有任何抱怨,靠自身发展能力支持着这个家;河口村的孙文祖、冯巷村的唐世兵、三城村的徐树枝都是自身发展特色种养,身残志坚的典型;伏湾村的李友才和天涧村的程斌武除了发展养殖,还为所在生产队修路出力,其中程斌武积极担当更成为了生产队队长。
常抓不懈夯成效。镇党委书记朱命令在工作中指出:“扶贫有措施也要有成效,脱贫户继续关注,巩固成效,要防止返贫;主要依靠兜底保障的群体要动态监测,再依据事实、厘清需求,进行全力帮扶。扶贫是一项长期的造血工程,帮扶是为了提升贫困户发展能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让他们真正的‘吃不愁、穿不愁’。”在年度脱贫目标的收尾阶段,三城镇不断完善工作,突出工作重点,要求所有帮扶责任人再次走访入户,与贫困户交心知情、尽职尽责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宣传好脱贫政策。同时动员贫困户参与,合力抓好村部、贫困户家庭环境卫生整治。
严明责任落实帮扶,三城镇积极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主脱贫,参与检验帮扶成效,确保脱贫成果真实可靠。扶贫路上,帮扶干部与贫困户携手共进,迎向风雨的阻挡,捻一抹最明媚的阳光,倾注希望与感恩,在心上开一朵花,馥郁芬芳。
(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