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哒……”位于滁州市来安县独山镇的欣阳工艺品厂扶贫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熟练地操作缝纫机,机器滴滴答答的声音响个不停,清脆的落针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欢快的劳动“曲子”,奏出充满希望的脱贫致富曲。
除了有在这个扶贫车间工作的,还有很多贫困户直接在家加工。由于很多贫困户大多老弱病残,行动不便,于是扶贫车间采用“分散+集中”的操作模式,将需要大量劳动力,但技术门槛低、不需要专业设备的工序,上门送给分散在家中的劳动力完成,完成后再定期上门收回半成品,最后的制成品工序由厂里少量熟练工人使用专业机械完成。这样不但降低投资成本,还为一些老弱病残的困难群众提供了就业门路。
“这些活都不难,在家就能操作,种地做活两不误,每个月能拿到2000元工资呢。”陆翠凤笑着说到。64岁的陆翠凤是独山镇独山村的贫困户,患有慢性病的她靠种田,打些零工为生。“自从开始干扶贫车间的活,每个月都能有一笔稳定的收入,比以前打零工强多了。”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独山镇扶贫车间现吸纳贫困户14人在厂内工作,人均增收600余元/月。通过扶贫车间,贫困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有效提高家庭收入,为实现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龚月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