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 “这几年,我家的收入年年增加,主要得益于从书本上学到了很多科学的种植技术和方式。你看,如何种植出优质、高产的中药材,书上都说得明明白白,俺们村里农家书屋这方面的书籍很全,能解决我们村民遇到的好多问题。”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小怀村的村民王祥宇,正在村里的农家书屋里“取经”、“充电”。
近年来,谯城区针对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这一问题,把农家书屋建设纳入民生工程,不断加大对农家书屋投入建设和新书配送力度,为农民阅读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书籍配送上,注重突出“农”字特色,给农家书屋选配了农民普遍认为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种植养殖书籍、杂志、报纸等,为村民特别是种植养殖专业户获取知识提供方便。
据谯城区文化旅游体育局负责人介绍,目前谯城区已实现了250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每年组织开展一次新书配送工作,2020年度新书配送工作已于11月初全面完成,共为全区250个农家书屋配送图书达17750册,总价值约50.8万元。农家书屋的建设利用,让越来越多的村民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乐趣和福利,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也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加油站”。
郝蔷薇 戴明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 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