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 亳州市利辛县城北镇陆楼村陆迪敏在脱贫的路上不等不靠,在扶贫政策的带动下,通过发展肉牛养殖实现了脱贫。陆迪敏今年50岁,患有糖尿病和白癜风。十多年来为了治病,花去了十多万元。2014年他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先后享受了健康脱贫、“四员一工”、光伏发电、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等多项扶贫政策。
被纳入贫困户后,陆迪敏没有坐享政策,他不断寻思自己能不能做些什么。经过多番思考与考察,他选择了风险相对较低、市场销路较好的肉牛养殖这条路子。
说干就干,2015年底,陆迪敏开始搭建养牛棚。在建设中,陆迪敏碰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问题。在了解到陆迪敏遇到的难题后,村里及时帮助他申请了金融扶贫贷款。
2016年5月份,陆迪敏养殖的首批十余头母牛出栏,由于缺乏养牛经验,当时他并没有赚到钱。吸取教训后,他把肉牛作为主要养殖对象,当年共出栏肉牛2批50余头,净赚6万元左右。2016年底,他主动申请脱贫。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双手也可以摆脱贫困。在脱贫的路上,陆迪敏在扶贫政策的带动下,自主创业走上了致富路,为其他贫困户脱贫树立了榜样。“我们不能什么都靠政府帮助,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现在我的牛越养越好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如果有贫困户愿意和我一样发展养牛业的话,我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陆迪敏说道。
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