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 正秋的皖北大地,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洋溢着喜悦氛围。9月17日,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木楼村大靳庄的田野,20多名勤劳的农家人,在黄白相夹的茶菊田中,忙着采摘菊花。
“昨天下午,我摘了4袋,赚了67块钱。”、“我刚摘3袋,有一个袋子比较大,赚了55块钱。”……采摘现场,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讨论着彼此的“收成”。看似忙里偷懒,实际采摘的速度一点没有被耽误,不一会儿就采摘一桶或者一袋。
“今年受到雨水影响,菊花的产量降低了,但是,价格稍微上涨了,总体来说行情还是不错的。我们合作社种了近300亩,每亩能卖3000元左右,加上享受扶贫种殖产业补贴,效益还是可以的。周边的村民和贫困户在这里干活,每天能有100元左右的收入。”谯城区十河镇坤杰种植专业合作负责人靳坤杰介绍道。因菊花的栽种、管理、采摘等环节,需要大量人力,工作技术和体力要求不高,为周边贫困户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增加收入,拓宽脱贫致富的途径。
据了解,该镇围绕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发展思路,为有意愿、有能力的种植大户和致富带头人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土地流转、地租补助、技能支持和销售帮助等方面,为种植户提供良好的发展“沃土”,有力促进扶贫产业发展,有效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
许玉林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 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