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建设是做好各项业务工作的根基,加快业务发展又是促进部门党建工作的源泉。今年以来,邮储银行金寨县支行积极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好金融支撑,体现了国有大行的责任与担当。
传承红色基因 打造先锋文化
邮储银行金寨县支行位于革命老区,依托当地红色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红色教育,通过一系列举措,强化党员的责任担当。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挖掘该行支部内党员的先进事迹,广泛开展向身边先进模范学习活动,激励党员和员工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先后涌现出一批先进的个人事迹。
闫亮是邮储银行金寨县支行的一名普通党员。2017年5月,为响应金寨县委县政府关于各单位选派党员干部驻村扶贫的号召,他毅然报名参加了驻村干部选拔,并光荣地成为一名驻村扶贫专员,后分配到金寨县梅山镇南水村任职。他到任后,立即投入工作,入户调查了解贫困户情况,白天下乡,晚上填写汇总资料,通过近一个月的走访,闫亮走遍了全村97户贫困户,对村情、民情、贫困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
当他了解到南水村环境特别适合种植茶叶,但村里的三家茶厂因缺乏茶叶深加工,没有形成品牌,闫亮立刻与邮储银行金寨县支行信贷条线的同事联系,最终决定通过“扶贫劝耕贷”对村里的茶叶产业进行支持。有了邮储银行向茶厂提供的贷款资金,茶厂带动贫困户再就业,同时帮助贫困户创收增收。由于该贷款由省农担公司和银行共同担保,茶厂不需要找担保人或者提供抵押物,利率相较其他贷款也更加优惠。解决了资金的问题,闫亮又与村委沟通,向他们讲解邮储银行“扶贫劝耕贷”的贷款政策,得到了村委的大力支持。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半个月的时间内成功为南水村茶厂发放了50万元的贷款,带动了当地26户贫困户的就业,收购的茶叶规模扩大了2倍。时至今日,村委委员回忆起这几年南水村的变化,依然会激动地说“感谢闫专干的帮助,我们村的茶厂活了!”
发展小额信贷 解农户燃眉之急
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的资金短缺问题,增强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了贫困户增收和产业发展的双赢。
金寨县梅山镇徐冲村外出务工青年刘泽菊,怀揣着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景,于2014年回乡成立了金寨县刘泽菊家庭农场。然而2018年的秋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刘泽菊的家庭农场陷入了危机之中,原本已经可以挂果的猕猴桃大量死亡,急需一笔资金重新整顿果园。恰逢此时,邮储银行金寨县支行正在大力开展“两权”抵押贷款(通过农村土地生产经营权和农村住房财产权进行抵押贷款),于是在农委领导的牵线搭桥下,该行经过短短十天的贷款审批流程,成功授信30万元并放款,帮助刘泽菊的农场顺利渡过资金难关。如今,刘泽菊家庭农场猕猴桃鲜果产量将突破50吨,年收入预计将达50万元,直接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奔小康。同时在刘泽菊的示范带动下,周边有40多户贫困户发展猕猴桃产业,使得徐冲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猕猴桃专业村。
开展产业扶贫 促进融合发展
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帮困、稳定脱贫成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实施产业扶贫贷款,可以有力地支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创业就业,促进金融扶贫与产业扶贫融合发展。
金寨县大别山香源茶叶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茶叶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在产业扶贫上,托底收购其他公司不敢触及的夏秋茶,通过每年支付几千万元的收购茶款,给茶区的贫困户和茶农实实在在地带来了收益。然而就在2018年,香源茶叶有限公司因为缺少流动资金贷款,无法支付茶农款。此时邮储银行联合省农业担保公司,采用反担保模式为企业提供了28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成功地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难题。
另一方面,香源茶叶有限公司还联合安徽农业大学给几十家贫困户做无偿培训,优先安排贫困户上岗就业(有八名贫困户在公司上班),且最低工资不低于每月4500元,据不完全统计,仅2019年,公司就拿出了20多万元用于脱贫攻坚。今年,邮储银行金寨县支行为缓解企业因疫情导致的流动资金压力,为企业办理了770万元无还本续贷业务,为企业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支持该企业与当地贫困户建立稳固的“供应链”,促进金融扶贫与产业扶贫融合发展。
(潘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