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银行 > 正文

金融服务送上门 小康生活增底气

2020-11-30 09:09:54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脱贫攻坚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面对今年疫情和汛情的叠加冲击,安徽省金融部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夯实金融基础设施,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

发挥信贷资金精准“滴灌”作用

“我媳妇来自大西北,有做面食手艺,想在镇上开一家面馆,就是没资金。”石台县深度贫困村奇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汪汉平说。在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吴刚帮助下,汪汉平申请小额低息贷款,一年下来,其面馆开得红红火火,不仅解决了就业增加了收入,还帮助全家脱了贫、致了富。

2018年奇峰村顺利实现了贫困村脱贫出列,截至2019年底,已脱贫125户368人,贫困人口发生率降至0.26%。

在皖北固镇县浍光村有着同样温暖的话,“如果不是建设银行,我们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洪亮看着十几头小猪说。因为家里人口多,老伴体弱多病,家庭负担重,一度生活艰难。在建设银行蚌埠市分行的支持下,李洪亮家庭养猪场经营得有声有色,规模已经达到20余头。“今年的猪肉价格高,十几头生猪出栏又能让家里的收入高上一大截”,李洪亮开心地说。

近年来,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强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探索“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再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资金运用模式,加大央行扶贫资金投放力度。据了解,截至2020年9月末,全省扶贫再贷款余额68.8亿元,自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扶贫再贷款216.2亿元,实现了全省重点贫困县域全覆盖,有效支持或带动了1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激发产业扶贫“造血”生机

深入推动扶贫工作,须做大产业扶贫蛋糕。全省金融机构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通过支持当地特色产业,推动实现长期稳定脱贫。

皖北砀山县的水果种植产业,是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今年的水果销售因疫情影响,销售方式由传统的线下向线上转移,资金周转就变成了许多农户的大难题。砀山县农业银行创新开发“电商e农贷”产品,由银行根据供货企业出具的供货单,将贷款资金按比例转给供货企业,既解决了电商企业购货资金需求,又实现了贫困户稳定就业。目前已向4家电商企业提供“电商e农贷”2000万元,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问题,带动百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增收。

农业发展银行安庆市分行创新支持岳西产业联合体扶贫新模式,成功投放产业扶贫流动资金贷款3400万元,带动当地1.7万户蚕农、6890户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稳定增收。

在金寨县油茶脱贫基地,六安市农业银行与当地政府签订《油茶贷合作协议》,结合实际创新开发“油茶贷”金融产品。目前,共发放59笔,金额2060万元,带动贫困人口210人。

近年来,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加强与省扶贫办、发改委、农委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当地产业优势,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脱贫攻坚的金融支持力度。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安徽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588.9亿元,同比增长12.52%。今年前9个月,产业精准扶贫贷款累计发放369.1亿元。

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组织金融机构,加强我省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现金存取、存折补登、业务缴费等金融服务。 据统计,截至2020年9月末,全省共设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9256个,已建成集支付结算、国库、征信、现金服务、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五项功能于一体的惠农金融服务室4381个,为广大农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