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银行 > 正文

合肥更多“大咖”农产品将搭乘网络快车

2020-06-01 10:43:48 来源:合肥在线   编辑:刘珍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近日召开的全市农产品APP发展座谈会上,合肥市10家农产品电商企业代表竞相展示了自己的线上销售亮点。借助“互联网+”,如今合肥众多农产品在线上开拓出一片销售新天地。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起,我市将通过丰富线上产品、培引育强主体、加强人才培养等诸多举措,推进农产品上行,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拓宽其线上销售渠道。

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80.95亿元

近年来,我市主动应变,顺势而为,探索创新模式,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动态监测报告,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农村电商主体562户。2019年,全市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80.95亿元,同比增长26.2%,王仁和米线、艳九天草莓、巢三珍水产、下塘龙虾、顾公蜂蜜等15种农产品电商名优品牌年网销额超100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自营平台、微信小程序、电商平台合作采购等线上销售农产品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企业等农业主体超10000个,其中“生产基地+门店+电商平台”涉农主体近200家。

“我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是仍存在涉农电商企业规模大的少,物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推进网销农产品开发和推广

据了解,我市将加快推进网销农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推进网销农产品商标注册,大力推广“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鼓励种养殖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已有电商平台或自有平台,培育发展垂直细分领域本土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打造涵盖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俗文化、农特产品种养、生产加工等领域电子商务平台,丰富线上农产品。

我市将积极组织线上与线下、企业与平台等各类交流及资源对接活动,加快推动传统农产品企业转型发展电子商务,支持各类农企、农场、合作社开发利用手机APP,招引国内大型知名的农产品电商企业进驻合肥,鼓励各类涉农主体与知名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开设农产品庐州馆,宣传推介本地农产品。

打通进社区“最后一公里”

基础设施方面,我市将加快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的转型升级,推进合肥市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和长丰县区域性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推动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产地田头冷藏保鲜等设施,着力提升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合力推进城市社区农产品驿站试点规划建设,健全农产品城市配送网络体系,解决农产品进社区“最后一公里”。

电商人才方面,我市将选送涉农企业的电子商务专业人员到高校和知名网商企业进行高端培训,有计划地培养和开发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将引进并经评审认定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纳入人才管理部门服务对象,给予经济奖励,帮助解决其工作和生活实际问题,确保引得来、留得住。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