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和我大儿子在车间每年能挣近8万元,小儿子今年6月份到高河工业园车间半年收入2万元,不仅摘掉了贫困帽,生活也越来越红火了。”张月华欣喜地说。
张月华一家的生活变迁只是安庆市怀宁县茶岭镇就业扶贫的一个缩影。张月华是茶岭镇谭桥村人,今年52岁,原本一家四口过着家庭和睦幸福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不幸降临到这个普通家庭头上。这天,张月华的丈夫张根杰一如往常的在室内装修工位上施工,岂料脚手架突然间坍塌,张根杰来不及躲避,从三层楼上摔下,造成头部严重性摔伤,万幸的是没有危及生命。后经四处求医,仍无法根治头部病根子,最终鉴定为智力二级残疾。
“短短的一年时间,家里的主劳力倒下了,为给我丈夫求医治疗,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背上了问医治病的债!那时,我感觉就像天突然塌下来压在自己身上,整个人都崩溃了,一家老小可怎么办呀!”张月华含泪诉说着,“那几年,我一个人撑起这个家,带着丈夫和两个正在读书的孩子艰难度日。”
2014年,茶岭镇政府按照精准识别标准和程序,将张月华一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镇、村不仅在物质上精准扶贫,更是在精神上精准扶贫。“我丈夫失去了劳动能力,家庭虽然贫困,但在镇、村干部的关心下,吃、住、医、用都不愁,两个儿子也都大了,我要带着两个孩子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关心自己的所有人。”张月华激动地说。经过几年努力,2018年,张月华主动要求脱贫摘帽。
“扶贫是摘帽了,但我不想活在“等、靠、要”的状态里,正当我一筹莫展之际,国家的民生工程又给了我这个家庭希望,镇政府扶贫车间就在我家门口,我积极应聘到车间上班,每天10小时的工作时间虽然累点,但我很快乐,干活有力,因为薪资高又能照顾到家人,我一家人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一切都在变的更好,衷心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张月华坚定地说。为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稳定就业,镇政府扶贫车间依托怀宁县隆昌包装公司生产车间为主体建设而成,于2018年8月建成后投入使用,该车间以生产加工二三层包装箱纸板为主,至今年产值已达数千万元。特别是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往年在外务工的4名贫困户无法外出务工,家庭收入锐减。镇政府接到村里摸排结果后,及时联系扶贫车间负责人,同时让村干联系贫困户本人,组织参加车间招工面试,让贫困户实现了就地就业、稳定增收,充分发挥了扶贫车间的带贫减贫作用。车间内现有工人36名,其中贫困户9人,除2名人员为辅助性岗位外,其余7人均为车间工人,月均收入约为3500元。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保就业,特别是保贫困劳动力就业,就是兜住了最大的民生底线,也筑牢了巩固脱贫成果的坚实防线。(丁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