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脱贫攻坚工作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全面脱贫奔小康,高质量脱贫是第一步,但如何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精神物质双小康才是我们接下来需要为之努力的课题。
一是就业帮扶稳成效。持续跟踪监测脱贫户就业情况,尤其是无稳定岗位的半弱劳动力,保障岗位资源,持续开发公益性岗位,确保所有贫困劳动力不失业不断岗,每户家庭均至少有一项以上稳定增收来源;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安庆市宜秀区大桥街道将贫困群众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积极组织各村(社区)扶贫专干定期入户调查贫困劳动力相关情况,根据摸底情况分类实施培训。同时结合主导产业发展,积极推行“理论+实训”模式,授课地点灵活设置在村活动室、街道扶贫基地、扶贫车间等,通过现场观摩方式开展培训,实现扶贫培训进基地、进车间、进村社。在街道涌现出了许多像徐剑雄一样的脱贫致富典型。
二是产业增收持发力。结合乡村赈兴谋发展,引进先进产业资源,带动贫困群众共同参与、共赢收益,以产业发展稳增收;大桥街道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自主产业,有效降低贫困户贷款成本,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通过金融扶贫小额贷款政策,为想要自主创业的贫困户提供资金支持,聘请专业人员给予创业指导和风险评估,鼓励贫困户自强自力,通过自身努力创业增收。
三是志智双扶久为功。扶贫先扶志,对于少数有“等靠要”思想的贫困户,需要持续关注生活及工作动态,鼓励贫困群众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稳定增收,同全国人民一道稳步迈入小康社会。
有稳定的就业,才会有稳定的收益;有稳定的收益,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通过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我脱贫信心,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形成精准、稳定、可持续脱贫的良性循环。大桥街道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将就业扶贫做实、做细、做好、做到贫困户的心坎上,确保贫困群众有持续稳定的增收来源,夯实贫困群众长期稳定脱贫的基础,确保到2020年街道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杭文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