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安庆 > 正文

安庆大桥街道:稳岗就业 促增收

2020-11-13 09:34:42 来源:安徽财经网   编辑:操丽纯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必须抓紧抓好的关键之举,宜秀区大桥街道坚持“稳”字当头,通过全面精准摸清辖区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就业意愿、身体条件等相关信息,有针对性的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的帮扶措施,因人施策,多措并举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稳定增收、稳定脱贫。

贷款创业,用双手赢得光明

盲人、聋哑人、肢体残疾等等,身体上的缺陷导致这些残疾群体难以像正常人一样挣钱养家,这类贫困群体也正是我们关心、帮助的重点,如何使他们自力更生,有稳定收入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大桥街道太平村贫困户方友庆是一位盲人,外出工作屡屡受阻。为了帮助他实现长期稳定增收,所在村居和帮扶责任人帮助他参加盲人推拿技术学习,等技术学成时,帮助他申请了5万元小额贷款用于经营盲人按摩店,方友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小店,起早贪黑诚信经营,用自己的技术与诚信使得按摩店生意越来越红火,最近一次去他家,他笑着说:“2020年,我也脱贫致富奔小康了,现在年收入达到六万元之多……”;三义社区江存富,因天生残疾 原因失去了双腿,既然无法外出务工,那社区便决定帮他创业,鼓励帮助他开了一家小超市,同时帮他申请了五万元小额贷款用于资金周转,他每天凌晨便起床,趴在地上擦地板,擦货架,他明白自己要付出比别人多十倍的努力才可能成功。通过几年来的辛勤付出,他用不韧的坚持赢得了顾客们的赞赏和支持,现在他的小超市经营的越来越红火,如今也娶上了老婆有了孩子。像这样的他们还有很多,虽然只有区区五万元、虽然只是帮扶人的举手之劳,但这却是带给一个家庭全部生活的希望,带着他们一同走进更美好的明天。

开发岗位,用辛勤成就明天

大桥街道结合森林防火、绿化提升、秸杆禁烧等工作开发防火员、护林员、保洁员、疫情防控员、防汛员等系列公益性岗位,帮助半弱劳动力、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眉山村的齐金花丈夫几年前不幸去世,留下母女两人相依为命,家中仅靠低保来维持收入,齐金花本人患有残疾肆级,为进一步帮扶该户实现脱贫,经过入户走访及会议研究,决定安排齐金花到村内从事保洁员工作,每月工资600元,从而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通过帮扶,该户于2017年实现了脱贫,目前家庭生活逐渐改善,人均年收入达到万元以上。

今年以来,街道共帮助41名贫困人口实现就近就业。

产业带动,用付出收获回报

产业是脱贫攻坚的“牛鼻子”,大桥街道通过发展温室大棚蔬菜、芡实产业、苗木花卉等扶贫项目促进贫困户劳动力灵活就业,目前通过产业带动30名贫困户就业,多渠道增加贫困户的家庭收入。

大桥街道紧紧围绕“村有骨干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到户产业项目,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引导和鼓励贫困户自种自养,发展到户特色种养业,让每个贫困家庭都有稳定的增收项目。

江成林是眉山村的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江成林夫妻二人已经年事已高,无法通过外出就业增加收入,通过走访,发现该户还有几亩田地闲置,可以通过发展种养业增加收入。为了帮助该户进一步增加收入,眉山村积极帮助采购种苗,重新开始了荸荠种植,2020年,为了解决该户的销售难题,眉山村经过多方联系,帮助该户销售了1800斤荸荠,实现增收9000元,并且通过申请,帮助申请了1600元的种植业奖补资金。江成林户在种植荸荠的同时,还养牛3头牛,120只家禽,通过种养业,就能实现了家庭年增收20000元,从2014年的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现在已经实现了年人均收入11000多元。通过发展种养业,不仅找到了增收的路子,也迈出了脱贫的步子。

2020年,街道共有19户贫困户发展到户产业。 通过多措并措促就业、稳上岗,目前,大桥街道就业率达89%,就业扶贫成效显著。(杭文媛)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