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乡村小学的老师,我们的学校就在村子里,和农舍连成一片,周围散落着大棚菜地。远处一条河静静地流淌,近处一条环城北路穿村而过。绿树掩映中,处处都是美丽乡村的影子。我们的学校是安庆市宜秀区白泽湖乡先锋小学。
我们的学校有42名学生,来自周边三个村,其中有5名建档立卡户的孩子。这5名学生是我们学校和周边三个村重点关注的对象。
今年春天,因为疫情,迟迟没有开学,教学形式由线下转为线上。3月2日,安徽省教育厅将要通过电视直播的方式展开线上教学活动。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收看到线上教学课,我们老师们在二月底开展了电话家访和实地家访活动,主要是对全校学生家中的接收情况进行摸底。
2月29日上午,我们要到一个学生家去家访。这是我们学校五年级的一名女生,平时很乖巧,不怎么爱说话,学习成绩很好。她家是建档立卡户,爸爸眼睛有残疾,妈妈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路边的油菜花已齐腰深了,金黄一片。我们来到了独秀村八咀组,找到了学生家。堂屋内两位老人坐在矮凳子上,见我们进门,颤微微地站起来辨认。我们说明来意,老奶奶向着楼梯口喊了一声。
堂屋左边墙上是“脱贫攻坚,干群同心”的宣传图片,有建档立卡户的相关信息,右边墙上贴了学生所得的各种奖状,已贴了大半面墙。堂中一张大方桌、两条长凳,屋内陈设仅此而已。
楼梯口传来了脚步声,孩子爸爸下来了,见到我们,紧张地搓着手,让座倒茶一样客套都不会。我们请孩子爸爸带我们看看家中的电视。到了楼上,我们见到了小姑娘,正坐在房间内床角上抹眼泪。我们问是不是因为上课的事而难过,孩子摇摇头。孩子爸爸说,孩子妈妈前两天病又犯了,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送到了六院,孩子想妈妈了。我们让小姑娘打开电视,一看界面,便知无法正常收看线上教学课。我们建议孩子爸爸为了孩子的学习最好安装一下宽带。
“月租要129元,昨天电信公司的人还来劝我安装,我哪有钱做这个事呢?”孩子爸爸沮丧地说。
接下来是一阵沉默。
“那孩子线上学习怎么办?”
“要不就叫她到同学家里去看吧。”
思来想去,没有办法,但我们建议在这个非常时期不要到同学家去。
回去的路上,我们的内心较沉重,不仅是为这“线上学习”的事,更为这个家庭、这个孩子未来的生活而担忧。
回到家,正准备向中心学校汇报情况之际,也是机缘巧合,我们得到一个消息,福建泉州某部队正在开展一个资助贫困生的活动。要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我们立即主动联系起来,部队官兵回了信息,需要我们准备材料,要证实“贫困”和“品学兼优”,他们还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筛选。我们马上打电话给孩子爸爸,叫他将扶贫手册、孩子的成绩报告册拍图片发给过来。可是孩子爸爸拍的图片总是模糊不清。没有办法,我们只好在当天下午再次前往学生家。
我们将扶贫手册,孩子妈妈二级精神残疾证以及成绩报告册中每学期的成绩表,还有那满墙的奖状都一张一张地拍了下来。马不停蹄地赶到家,打开电脑,整理相片,填写表格,撰写家庭情况材料,准备就绪,立马发送给了部队官兵。
“神速!”对方回应了两个字。当天晚上又得到回音:“已审核通过,该生符合我们的资助条件,请将学生家长的银行账号发过来。”真没想到,居然这么快!回想这忙碌的一天,觉得过得很充实,很快乐!
学生家装上了宽带,3月2日顺利地收看到了线上教学,家长在微信群里发了学习图片,还表达了对我们的深深谢意。
3月9日,我们再次来到学生家,正值直播授课时间,我们看了学生的听课笔记,记得很认真。学生的情绪也比上次来的时候好多了,妈妈的病情得到了稳定,学习的问题也解决了,小姑娘活跃多了。这次再来家访,我们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拍视频素材,制作视频感谢信,在视频感谢信中,小姑娘那清脆的声音将她们家对官兵们的深深谢意传向了千里之外。
遥远的乡村和远方的城市,素不相识的两群人,因为都走在扶贫的路上,所以才能最快地凝聚成爱的力量。扶贫之路是一条充满爱的路,我们的孩子在充满爱的路上感受到了国家的温暖、国家的强大,他们一定会长大,长大以后一定会将温暖传递,铸就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夏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