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决胜之际,全国上下无论是扶贫干部还是贫困户都卯足了劲,坚决打赢这一场攻坚战。在安庆市宜秀区白泽湖乡,有这样一户贫困户,他家虽被认定为贫困户,但不愿”等、靠、要“,坚决用智慧来脱贫,用勤劳来致富,用爱心回馈社会,让一贫如洗的状况成为历史,知恩图报的事迹在白泽湖乡远远流传。
生于1969年的方巧丽在成长道路上始终无法摆脱贫困的困扰,她的丈夫杨兴旺肢体三级残疾,公公婆婆年老体弱并患有长期慢性病,孩子年幼上学,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了她柔弱的肩上。自从2014年被认定为贫困户后,不甘心一辈子在贫困线挣扎的她,决心用辛勤和汗水改变命运。
一、冬瓜种植,脱贫迈出第一步
白泽湖乡地处安庆市郊区,当地土地普遍缺少,为使土地的产出最大化,经济作物种植是捷径。思来想去,她决定利用位于市郊的优势,为市区群众提供菜篮子,在扶贫干部的帮扶下,确定了种植冬瓜的发展目标,冬瓜易养,对气侯土壤要求条件不高,而市场需求量又极大,不愁没有销路。方巧丽积极参加了当地政府关于蔬菜种植的技术培训,掌握了相关技术。想到就要做到,当年就种植了两亩冬瓜,经过两年的不懈坚持,2015年迎来了冬瓜市场的春天,获得了不错的收益,2015年就顺利脱贫。
二、教育扶贫,浇灌智慧之花
方巧丽她的坚韧,她的乐观,她的勤劳深深的影响着她的儿子方震龙,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下长出来的孩子,一方面他深深的懂得惟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的道理,另一方面又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品质,他于2013年考入安徽大学,并顺利完成了学业,在学习过程中,他没有停下探索知识的脚步,而是在自己喜欢的学术领域继续深耕,付出总有回报,终于在2020年7月他接到了山东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被该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录取为地球物理学的博士研究生。消息一经传出,举村庆祝,“老杨家的孩子有出息了,研究地球的博士生”的称赞之声不绝于耳,方震龙也成为扶贫先扶智的典型被广泛赞誉。
三、回馈社会,感恩之心永存
日子过好了,方巧丽的心思却更多了。她闲下来的时候常想,没有政府的帮扶,没有社会的资助,自己脱贫之路恐怕还要走很久很久。自己现在日子过好了,该轮到我为社会做贡献了。今年疫情之初,她就从家里为数不多的积蓄中拿出100元捐给疫区,村干部劝说她现在刚脱贫没几年,不用捐。方巧丽执意不肯,她激动的说:“我的日子过得去,这是我的一片心意,这么多年都是社会在照顾我,现在轮到我来照顾大家了。”疫情过去没有多久,又迎来多年不遇的汛情,长江水位持续上涨,数以万计的军人干部群众奋战在防汛一线上,见到这种情况,她默默地从家中拉来500斤冬瓜,捐给了防汛一线的工作人员,她动情的说:“大家都在拼命保护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也要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这句话在方巧丽的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她在脱贫道路上也得到了帮扶责任人的积极引导和大力相助。当下,白泽湖乡已进入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我们希望身边那些贫困群众像她一样积极行动起来,树立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荣辱观,克服”等、靠、要“的不良心态,苦干实干,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发挥自身能动性,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生活。(柏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