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扶贫之要。安庆市宜秀区白泽湖乡精准发力,以扶贫公益性岗位、居家就业岗位、临时性岗位为抓手,着力在拓宽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上下功夫,用“就业”帮助贫困户端稳“金饭碗”,实现就业“最后一公里”。
居家就业岗位,打造就业“新高地”
“居家岗位”,居家生活不耽误。该乡加强就业技能脱贫培训和就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深挖本地产业资源,以“企业+居家就业”方式增加岗位,吸纳陈明生等贫困人口居家就业。据悉,陈明生家里两口人,他和79岁的母亲,参加完就业技能脱贫培训后,他通过居家就业岗位安置到安徽省汇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就业。“政府干部到家里来,问我愿不愿意在家门口干活,给我介绍了保安岗位,1000块钱一个月。签了居家就业岗位劳务协议书后,我立马就上岗了。现在在家就有班上,还能照顾老母亲,心里也有底了。”陈明生笑呵呵地说道。
临时性岗位,提供就业“助推器”
“我乡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开发宣传防控、消毒保洁、防疫执勤等临时性岗位,优先安排因疫情无法外出的贫困劳动力就业。”白泽湖乡社保所负责人介绍道。大枫社区的贫困户朱书红,2017年脱贫,其长子朱泽强患精神1级残疾。朱书红平时做油漆工,疫情期间,他歇业在家。大枫社区得知情况后,便安排朱书红参加临时性公益岗位进行防疫工作,为期一个月。同时,还介绍朱书红的配偶张美香到家门口的东舟电器务工。
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启就业“金钥匙”
据悉,该乡规范管理扶贫公益性岗位,一是开展扶贫公益性岗位全面调查摸底,动态掌握公益性岗位开发、人员上岗、劳动协议签订、政策落实等情况;二是抓好岗位基础台账建设,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三是及时申报兑现补贴,第一季度公益岗位补贴资金已打卡发放到位。笔者了解到,白泽社区贫困户程祝香是扶贫公益性岗位的受益者之一,程祝香丈夫瘫痪在床,为方便她照顾家庭,将她安排在村里开发的扶贫公益性岗位上,她现在从事保洁工作。“有了工作,不仅收入稳定了,更让我实现了自我价值,每天过的很充实。这份工作来之不易,我一定会好好珍惜,靠劳动过上好日子。”程祝香满怀希望地说道。(刘忆萍 胡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