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在宿松县凉亭镇疫情防控的前沿,有这样一群人,凭着一只最普通的口罩,没有其他任何证件,只有一张张村民熟悉的面孔;没有轰轰烈烈的业迹,只是看好自己的村民,维护好家乡的村落;没有应对战争的豪言壮语,但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同样冲锋在前。他们,就是凉亭镇社区防控岗上的全体共产党员。
支部当好主心骨 党员担当亮风采
自年初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凉亭镇社区党总支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严格按照县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要求和凉亭镇党委政府的相关规定,制订细则,组织机构,书记、主任率先垂范,班子成员逐一明确责任,建立起纵横交叉的疫情防控体系和网络。从 “凉亭镇疫情防控工作群”、“社区志愿服务队” “巾帼义务岗”“民兵巡逻队”到社区“两委”干部、党员参与轮流值守、疫情排查、宣传引导,环境消毒等各项工作,处处可见社区党员干部的身影。党支部成为疫情防控的战斗堡垒,党旗成为引领人民群众战胜病毒的主心骨。
一名党员一个岗。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哪里就是党员战斗的阵地。“作为一名农村党员,我志愿申请投身到防控疫情第一线,做好每一件事,守好每一道防线,履岗尽职、听从指挥,确保让疫情防控万无一失……”这是社区党总支58名党员志愿者的集体宣誓。按照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社区“两委”加大宣传力度、严格要求每个社区干部不仅要当好宣传员、战斗员、同时也是监督员、值班员和劝导员。并结合社区范围广、要道多的特点,将区域分成两块管理。书记、主任各负一责。其余干部实行夜间上下轮换带岗制度。全体党员实行亮牌上岗的原则,让防控一线处处都能展示出党旗、党徽的风采。
今年76岁的社区共产党员、退伍老兵陈建华,虽然承欢膝绕、儿孙满堂,家中没有值得他操劳的事情。然而,他退伍不退色,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和退伍军人的光荣传统。得知疫情防控人手紧缺后,他主动找到村支两委,要求坚守一线,同年青人一样查岗尽职,为疫情防控排忧解难,并且风雨无阻,半个多月中从无怨言。
共同履行守土责 众志城成抗病毒
疫情防控是全民战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配合,更需要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汇聚起群防群治的磅礴力量。凉亭社区将复杂的集市统一规划为一进一出的两个重要关卡、组织党员和社会志愿者积极投身到防控的行列,把昔日四通八达的街道分块切断封闭,将危险堵在区域以外;充分利用微信、喇叭宣传等有效途径,澄清疫情谣言,维护人心安定。在监督外出回村人员做好居家隔离的基础上,特别重视对孤寡老人等群体提供帮助,让群众真切感受到“隔离疫情但不隔离温暖”。“一开始很多人不理解,特别是一些老人,认为疫情离我们很远,根本不值得这样,小题大做,通过我们一遍遍地解释疫情的严重性,挨家挨户的去宣传,现在大伙儿都有所感觉,认识到了严防死守的必要性。不少村民还主动询问有没有需要他们做的工作,要求加入到疫情防控岗中来作一份贡献。其中通站路上有一位老人为值岗人员深夜送温暖的感人故事尤为受到人们广为赞誉。”社区干部程四美这样深有感触地介绍着疫情防控中的前后变化。
凉亭社区共有445户,47个村民小组。除了集镇居民相对集中外,其余周边自然村庄都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影响。为了克服这一难题,社区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要求,多举措打好防控阻击战。除了严格控制车辆、人员流动、外来人员进行劝返外,同时还认真落实“十户联防”制度。统一将全社区划编成45个小组,挨片10户属于一个联防,由组长支配疫情防控,落实联防责任。这个做法的好处就是村民自治,以联保方式相互监督帮衬,共渡难关,不仅为有效遏制聚众赌博、喜事操办发挥了作用,同时也为外人随意流入增加了“眼线”。特别是村民出入证的统一发放,对疫情防控也有很好的效果。因为市场、商店的查封营业是按人们两天一次采购限时而定的,不仅控制了社会人员流动,更防止人员接触频繁,疫情交叉感染。
半个多月来,正是由于社会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在疫情防控的每一角落,每一个岗位,都布满了志愿者的足迹。夫妻岗、父子岗、兄弟岗、姐妹岗可以说比比皆是,形成了森严壁垒的防控态势。涌现了许多有口皆碑的人和事,当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凉亭镇党委政府的认可。
防控岗上破陋习 移风易俗创文明
古往今来,新春佳节本该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是,今年春节的情况却是与众不同。从刚刚接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那一刻起,社区工作也和全县一样,不仅取消了节日休息,尤其对走亲访友、婚丧喜庆、上庙敬香等民事活动作了严格的禁令。为了确保群众理解支持,社区干部全盘出动,张桂平、马成林还将自己的私家车装上广播喇叭,随身带上宣传资料,走村串户,将疫情防控决策和知识送进千家万户,发到村民手中。其中尤为注重对移风易俗办婚丧、防控兼并创文明作了统一规范和说明。由于工作扎实有序,逐渐得到了群众的理解支持。
“各位亲友,新年好!出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特殊原因,老母丧事一切从简,敬请群里的亲朋好友谅解,感谢大家的盛情好意,特殊时期,我们必须严格按规办事,停止老人一切家奠葬礼活动。”这是日前凉亭镇社区烟一组陈淑圆老人逝世后,其子女在电话、微信中向所有亲戚朋友作出的解释。同时也是儿女在疫情防控中推行移风易俗、对老人丧事料理的简化安排。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仅取消了操度、丧礼,取消了灵堂、礼金,就连乐队喇叭也被拒之门外,在当地社会影响深远。 正是在广大村民群众的理解支持下,根据不完全统计,在病毒防控期间,自春节以来,全社区共取消婚丧喜庆197户,25个棋牌室,娱乐场所自动停业封闭。 不仅如此,而且村民防控和文明意识也大有提高,自觉打扫家庭卫生,穿戴防护设施,放弃家庭朋友聚会,主动配合政府工作,相互宣传防疫知识,积极向政府、社区提供重点人员线索成为每个村民的共同意识,成为文明乡风的发展趋势。(陈丙松、孙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