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切实落实“绿化龙山凤水、共建怡人宜秀”工作,1月16日下午,安庆大龙山镇、宜秀区林业局共同组织机关干部、社区两委干部及瑞梦新区党建联盟、龙山建设集团等部分企业职工到辖区云龙路沿线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掀起冬季绿化植树热潮。区委书记娄雪松、副区长周华斌到场指导。
三九时节,寒风萧瑟。下午三时许,植树活动正式开始。植树现场,红旗飘扬,彩旗招展。大家齐心协力,三五人一组,挥锹铲土、扶苗培土,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干劲十足,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经过一番紧张有序的劳动,现场栽种的200余棵紫薇整齐排列、昂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展现出勃勃生机。
2020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接下来,大龙山镇将继续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绿化龙山凤水,共建怡人宜秀”为主线,以绿化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为主攻方向,以建设美丽乡村,打造村域特色文化和培育特色产业为切入口,加快补齐该镇乡村振兴发展短板,全面提升生活水平、生产能力和生态质量,努力创建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按照“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人均一棵树、一地一策(一山一策、一路一策)、一村一方案、一镇一系统”的总体要求,重点打造自然村、居民小区、棚户区改造区、道路两侧、水体周边、辖区机关、山场造林绿化工程。计划新增营造林面积5783亩,其中造林3533亩(人工造林360亩、封山育林3173亩),森林抚育2250亩,全面完成区下达造林绿化任务。对新增树木全部进行登记造册,摄像留影,锁定现状,以社区、村组为单位,统一进行编码贴标,以“身份证”的形式公之于众,并录入大龙山镇“绿色数据库”。
一是实施自然村绿化工程。实施村道绿化、街巷绿化、村周绿化、公共场地绿化、农家庭院绿化,保持自然村个性与特色,实现“一村一貌,一村一景”,主要进出村道路全部绿化,村内主要街巷绿化框架基本形成,公共绿地及休闲活动场所初具规模,农家庭院绿荫覆盖,社区服务中心、学校等公共场所整体实现绿化。着力将北部新城规划区外的自然村组纳入全域绿化、全域提升范围,全力整治改善镇域环境。
二是实施居民小区绿化工程。全面整治毁绿种菜、毁绿硬化,补栽花草树木,恢复绿化功能。增加绿化景观,根据小区场地布局、环境现状统筹做好硬化设施和绿化景观设计。绿地改造以保留有价值的绿地为主,在此基础上补充完善,形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小区绿化率达到25%以上。重点是龙山花苑、南山园、燎原小区、永林小区、卫校小区、北苑小区等老旧小区。
三是实施棚户区改造区绿化工程。完成拆迁区域内建筑垃圾清理、场地平整、覆盖黄土和造林绿化工作。合理规划建设绿色文化广场和绿色生态停车场,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增绿护绿。
四是实施道路两侧绿化工程。以路侧绿化、路宅分离、路域环境整治为重点,结合景观节点打造、路域文化展示,按照“一路一策、一路一名”的原则,形成结构合理、层次丰富、乡土气息浓厚的路旁绿化景观,把全镇境内道路建设成为安全畅通、舒适便捷、环境整洁的道路,道路沿线建设成为路景融合、风景优美、自然和谐的风景线。创新路边绿化管养模式,邀请农业大户或村民加入,根据管护效果拨付经费,变“一家养管”为“多家养管”。重点是总五路、大泽路以及北部新城规划区外公路。
五是实施水体周边绿化工程。根据河、湖、水库、池塘等水体周边区域的立地条件,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地则湿地”的原则,营造富有层次变化的植物群落。在水体周边区域内,建立以水土保持林为基础,水源涵养林为主题,经济林、乔木林、灌木丛相结合的多效益、多层次的防护林体系,净化水质。宜林地绿化率达到95%以上。重点是1处湖泊、3条河道、11座小二型水库。
六是实施辖区单位绿化工程。鼓励辖区内党政机关、学校医院、部队营区等单位开展绿化建设,裸露地面要实现绿化全覆盖。重点是安庆师范大学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等单位。
七是山场造林绿化工程。以“林长制”为依托,造林绿化采取“一山一策”,因地制宜,以乡土树种为主,采取乔、灌木为主,乔、灌、藤相结合的造林方式,确保当年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青山白化”治理区域要求对坟墓进行遮挡覆盖,力求达到治理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