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12月3日,来自长三角的二十余家主流媒体深入蜀山区采访,记录城区蝶变生长,讲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蜀山故事。记者从集中采访中了解到,新合肥西站站房施工招标已于2020年11月底完成,计划12月开工建设,将于2022年底先行开通启用西侧站房,2024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新合肥西站本月开建,2024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在合肥市蜀山区潜山北路与清溪路交口的新合肥西站项目所在地,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合肥西站是合安、合新高铁的起点站和合蚌、合福、商合杭高铁的中间站,项目纳入合安高铁建设工程。车站选址在合肥市蜀山区潜山路、清溪路、樊洼路和怀宁路围合区域,总规模8台18线,站房面积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6.4亿元。
作为合肥市三大主要客运站之一,新合肥西站在南北方向起到了重要的联系作用,其布局和建设将完善合肥铁路枢纽的客站布局。
根据建设计划,新合肥西站站房施工招标已于2020年11月底完成,计划12月开工建设,将于2022年底先行开通启用西侧站房,2024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记者获悉,新合肥西站以“大湖云帆·科技方舟”为设计理念进行构思立意,既反映了新一代铁路客站“站城融合、交通综合、功能聚合、绿色集合”的时代要求,又体现了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城市特征。
高铁新城明年3月全面开建安置房及路网
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机遇,蜀山区委、区政府出台《蜀山区推进长三角地区更高质要一体化发展十大行动方案》,高标准打造六大片区、高水平发展六大产业,“高铁新城”做为六大片区重要组成部分。
据悉,“高铁新城”的规划范围北至南淝河、南至长江西路、西至西二环路、东至潜山路,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核心启动区为东起潜山路、西至怀宁路、北起清溪路、南至桑园路约46公顷。以高铁西站为中心,将采用圈层式开发,形成集商业、商务、科创、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活力核心,打造高压廊道和铁路廊道2条生态绿化廊,生态体验轴、城市滨水休闲轴、站前活力中轴3条休闲游憩轴,四个10分钟生活圈和六大特色功能区。
蜀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十四五规划,蜀山区将有序推进高铁新城建设,先行启动拆迁及安置房设计项目,力争2021年3月全面开工建设安置房和配套路网项目;十四五期间,拟与国内大型企业合作,在高铁西站片区启动区内,整体规划、同步建设,引进高端商业综合体、大型国际酒店、企业总部大楼、写字楼、居住等。
7座亿元楼宇矗立天鹅湖中央商务区
天鹅湖中央商务区是合肥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面积15.2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0万人,现有商务楼宇73栋,办公面积381.7万平方米。
“截至2019年12月,实现年度全口径税收88.84亿元,其中税收超亿元楼宇7座,企业数量增速、全口径税收增速、地方财政收入增速连续三年均突破30%。”相关负责人介绍,亿元楼宇占所有楼宇总数的比例在长三角名列前茅。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商务区共入驻企业19294家,各类市场主体31180家,现有阿里巴巴、华为、华润等世界500强企业35家,中国华能、国开行等中国500强企业32家,辉隆集团、华安证券等上市公司4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家。目前,天鹅湖中央商务区已形成“金融+文化”双元驱动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产业格局。
到2025年,蜀山区瞄准全国“40强”城区
在安徽出版集团,有声有色的少儿绘本、老年人的听书APP让大家看到了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集团成立以来,累计获国家出版“三大奖”107项,240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重点出版项目,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进出口业务遍及全球100个国家及地区。
“让文化走出去,图书走出去,特别是少儿读物,中国的儿童图书已经赶上并领先国际市场,要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数字传媒技术推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蜀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让更多具有安徽特色、合肥特色以及蜀山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安徽、走向世界,和长三角的文化产业推动资源协同开发,共创长三角文化品牌。
以在蜀山区,安徽出版集团为代表的印刷出版物版权输出、乐堂动漫为代表的动漫创意文化制作及版权输出、华文国际为代表的文化用品生产与营销三大国际文化交易平台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近年辖区共有11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省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十四五”即将到来,记者了解到,按照《蜀山区推进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十大行动方案》的规划,到2025年,蜀山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取得明显实效,主要经济指标与沪宁杭主要城区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融合、产业发展、信息网络、区域交通、发展平台、创新创业、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全面建立,力争综合实力进入全国40强城区。 (朱琛琛 徐冠男 孙雨静 记者 沈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