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记者今天上午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我省粮食总量稳定站上800亿斤台阶,排名由2015年全国第6位上升到2019年第4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0821元增加到2019年的15416元,从全国第18位上升到第12位。
“十三五”期间,全省粮食和“菜篮子”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更加有力。今年全省夏粮总产334.38亿斤,较上年增长0.9%,实现“十七连丰”,预计全年粮食总产803亿斤左右,超过“十三五”粮食综合生产能力720亿斤指标任务80亿斤。
乡村产业不断发展。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1.6万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99家,年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各类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941家。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7个、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2019年,全省农村产品上行网络销售额536亿元、增长31.7%,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达2.08亿人次,综合营业收入820亿元。
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全省家庭农场超过14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10万个,分别位居全国第1位和第5位。农业补贴、征地补偿、土地流转方面数据应用率达95%以上。耕地流转面积4060万亩、流转率达50.4%,比全国高10个百分点。
农村民生也得到进一步改善。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23元,同比增长6.8%,增幅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产业扶贫带动扶贫对象人均直接增收2335元。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85%,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超100%,已建和在建乡镇政府驻地污水设施1180个,中心村污水设施4900多个。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3年7.2万公里建设任务。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2050万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达2.14张,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5%。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万多个,覆盖全部市县和90%以上乡(镇)村。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见习记者唐恒钢记者胡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