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连日的强降雨不断刷新各种气象记录,更让江淮地区水患加剧。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主雨带未来一周仍在安徽省上空徘徊,出梅遥遥无期。
据气象部门统计,入梅40天以来,合肥全市平均降雨量已经超过了700毫米,是常年的三倍,位列有气象记录以来第2名。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一周我省仍多强降水过程,雨带向北移动,合肥的雨势将逐步减弱。
据合肥市气象部门观测,7月17日20时至19日06时,合肥全市平均降雨量187毫米。其中市区平均188毫米,最大政务区319毫米。入梅以来(6月10日至7月19日06时),合肥全市平均降雨量745毫米,政务区达到了1086毫米。
据统计,合肥的历年平均降雨量是1001毫米,庐江的历年平均降雨量1263年平均降雨量。今年入梅以来的40天累计降雨量就超过了历史平均一年的量。截至目前合肥市梅雨量是常年的3倍,位列有气象记录以来第2名,仅次于1991年(826毫米)。
另据统计:截至合肥全市梅雨期已达41天,超过历史平均20天,位列气象记录第5名(最长1974年53天)。而从目前天气预报来看,江淮地区仍无出梅迹象,出梅遥遥无期,梅雨期的排名还将上升。
据省气象专家预计,昨日开始我省降雨有所减弱,雨区位于沿江江南。今天起再次受主雨带自北向南影响,我省仍有强降水过程,并伴有雷电和大风等强对流天气;21-23日沿淮淮北部分地区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24-26日淮河以南部分地区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其中,21-23日过程累积雨量:淮北地区北部70~120毫米,局部120~180毫米;淮北地区南部和江淮之间北部30~60毫米,局部70~120毫米;江淮之间南部和江南1~30毫米,局部30~50毫米。24-26日过程累积雨量:淮北地区中北部10~30毫米,局部30~50毫米;淮北地区南部到江淮之间北部40~80毫米,局部80~120毫米;江淮之间南部和江南60~120毫米,局部150~200毫米。
专家建议持续关注淮河流域、长江流域、中小河流、湖泊和水库汛情发展及城乡积涝;仍需防范大别山区的山洪和地质灾害。继续关注降水期间的局地雷电和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增强防灾意识,科学避险。记者 祝亮
附:未来一周全省具体天气预报
21日:沿淮淮北有阵雨或雷雨,部分地区大雨,局部暴雨;淮河以南多云到阴天,大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雨。
22日:淮北地区有小到中等阵雨或雷雨,部分地区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淮河以南多云。
23日:沿淮淮北和江淮之间北部、东部地区有阵雨或雷雨,部分地区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其他地区阴天到多云。
24日:全省大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雨,其中淮北西部和江淮之间北部、东部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
25日:江北西部、中南部和沿江江南有阵雨或雷雨,部分地区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其他地区多云到阴天。
26日:全省有阵雨或雷雨,沿淮淮河以南部分地区中到大雨,局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