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记者从安徽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安徽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总体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已于日前正式印发。根据该《方案》,从2020年起,我省将利用4年时间基本完成全省重点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
《方案》中表示,对于自然保护地范围内的森林、湿地、滩涂、探明矿产资源等,不单独划分登记单元,作为自然保护地登记单元内的资源类型予以调查、记载。同一区域内存在多个自然保护地时,以自然保护地的最大范围划分登记单元;相互交叉的、面积不同的,以自然保护地的最大范围进行确权登记,以保护强度和级别高低确定登记单元。
根据《方案》要求,我省最终将逐步实现对全省的水流、森林、山岭、荒地、滩涂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全部国土空间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全覆盖。
据了解,根据时间安排,从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全省各地将从自然保护地、江河湖泊、生态功能重要的湿地,以及石油、天然气、放射性矿产、贵重稀有等探明储量矿产资源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中,每年选择一批重要自然生态空间和单项自然资源开展统一确权登记。2023年以后,在基本完成重点区域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基础上,启动非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实现全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全覆盖的目标。
此外,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中,我省还将建立省级及省级以下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全省自然资源登记信息的统一管理,并关联不动产登记、国土调查、专项调查等信息。(记者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