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3月13日,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第24号公告,从即日起有序开放餐饮服务提供者堂食服务,餐饮服务提供者要安排专人对员工和顾客进行“安康码”核验,引导未申领“安康码”的人员现场申领,“黄码”和“红码”人员不得进入。
根据要求,大堂减少桌椅摆放,餐桌实际使用量不超过总量的50%,餐桌间距不小于1米。方形桌同排顾客隔位相坐,对面错位相坐;圆形桌顾客隔位相坐,面对面距离不少于1米。同时,提倡分餐、使用公筷公勺或个人双筷勺。商务宴请必须实行分餐分食制。大型宴会暂缓,避免人员聚集。
在就餐方面,餐饮服务提供者推行“安康码”管理,实行“绿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进店消费。餐饮服务提供者要安排专人对员工和顾客进行“安康码”核验,引导未申领“安康码”的人员现场申领,“黄码”和“红码”人员不得进入。在用餐人员进入就餐场所前测量体温,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拒绝其进入就餐场所。加强防疫宣传,禁止吸烟,在醒目位置对防控措施和用餐须知进行书面公示。顾客除就餐期间外,其余时间必须戴口罩。鼓励采用线上预约的方式等位就餐。排队就餐或取餐的顾客,间隔距离应不小于1米。
记者了解到,停业后首次恢复堂食的餐饮服务提供者要对营业场所、设备设施、餐饮用具等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消毒和安全检查。开放后继续加强加工场所和营业场所消毒清洁,确保室内空气流通。顾客就餐结束后,餐饮服务提供者要进行清洗消毒,10分钟后安排下一批顾客。
对于餐饮服务提供者来说,必须严把人员、物资、设施设备和原材料安全关口,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指定专人负责疫情防控工作,每日早晨上岗前进行体温检测,体温异常者不得上岗。同时,要建立顾客信息追溯制度,每桌至少登记一名顾客的有效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确保能追溯到每一名顾客。实行预约就餐、错峰就餐,结账时优先使用手机扫码等非现金支付。
合肥所有住宅小区实行“安康码”扫码准入管理
记者从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合肥市将扩大“安康码”申领和应用,所有住宅小区实行“安康码”扫码准入管理,本小区住户进入小区须经“安康码”扫码+体温检测合格,外来访客进入仍须登记来访信息并验证。无智能手机无法申领“安康码”的住户仍按原管理办法执行。
同时,合肥市各级党政办公场所实行“安康码”扫码准入管理,各单位工作人员、外来访客均须经“安康码”扫码+体温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所有单位集体宿舍、工地宿舍实行“安康码”扫码管理,员工进入宿舍一律经“安康码”扫码+体温检测合格,外来访客仍须登记来访信息并验证。所有宾馆、酒店实行“安康码”扫码准入管理,通行人员一律凭“安康码”扫码+体温检测合格后进入。所有行政村(自然村)对使用智能手机的村民宣传“安康码”,指导村民群众申领并使用“安康码”。
合肥各殡葬服务机构暂停市民现场祭祀
记者从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清明节即将到来,为减少人员聚集,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和反复,合肥市各殡葬服务机构(殡仪馆、公墓)继续暂停市民现场祭祀活动,暂停举办集体共祭、集体骨灰生态礼葬等活动。
据悉,3月20日起,“合肥民政”微信公众号、合肥市民政局网站开通网络祭祀服务。合肥市各殡葬服务机构要做好墓区、馆区人员进出管控工作,免费提供代客祭祀服务,由工作人员开展一次集体祭扫服务。主动对外发布服务电话、文明祭祀措施,可开通网络祭祀平台、提供家庭追思礼仪视频服务等方式,为市民提供居家祭祀、家庭追思服务。
(记者 沈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