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爱心” 王恒/漫画
疫情暴发以来,令农村群众最为苦恼的问题也许就是交通的不畅,因为交通的“肠梗阻”,成熟的水果、蔬菜等没有人来购买,农产品不及时收获,就可能腐烂变质。这对农村群众的收入影响肯定是非常大的。
所谓消费扶贫,就是鼓励消费者购买来自贫困地区的产品和服务,使贫困群众既能让产品销得出去,又有工作可做,借此增收脱贫。
消费扶贫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当下,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也进入决战决胜阶段。近日,国务院扶贫办、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七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的通知》,要求各地搞好消费扶贫。这对尽快化解因疫情造成的农产品销售不畅、春季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农民外出务工延迟等不利因素,确保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疫情当前,“消费扶贫”显得尤为重要,也是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的关键。各地应根据国家七部门的要求,在携手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同时,通过“消费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把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生产增收脱贫与解决城市“菜篮子”“米袋子”问题结合起来;把政府鼓励引导与市场机制充分结合起来;把创新试点与建立长效机制充分结合起来;把消费扶贫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充分结合起来;把线上线下销售方式充分结合起来。让脱贫地区的产品销得出去,让贫困地区民众有工作可做,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休闲绿色农业等等,增加贫困地区民众的收入,尽快脱贫,不再返贫。
当然,脱贫攻坚贵在精准,明确自愿原则,不搞行政摊派,不强迫命令,不下指标任务,不搞“一刀切”。各地要对产品质量和价格、诚信经营、扶贫成效等进行监督,对出现违法违规的一律从扶贫产品目录中清除并追究责任,坚决防止打着消费扶贫旗号敛财牟利。
□ 胡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