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上午,援建雷神山医院,并于2月13日返回合肥的35名突击队队员,已安全通过隔离医学观察期。为迎接将士们平安回家,中建八局一公司华中公司同高新区管委会共同举办迎接驰援雷神山将士回家活动。
逆行援建 率先通过验收
雷神山医院位于武汉市江夏区,用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是武汉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堡垒。医院从1月25日决定建造开始,到2月8日交付使用,总用时不到半个月。这其中,有不少我省援建者的身影。
中建八局一公司华中公司副总经理、援建人员代表方磊介绍,2月3日下午,中建八局安徽分公司的35名员工,组成了雷神山突击队,从合肥等地前往武汉,加入到雷神山医院的建设之中。2月4日,中建八一援建雷神山医院项目正式开工,负责部分病房区的电气、给排水、通风等机电安装等施工任务。
“截至2月12日,我们克服了现场材料稀缺、天气多变、工序穿插多、后勤保障难等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任务,仅用7天完成建筑面积2000 m的医院工程的施工”方磊告诉记者,通过监理验收,我们负责的A1地块成为局系统中率先通过验收的地块。
35名队员安全通过隔离医学观察期
在当天的迎接仪式上,合肥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曹效记,合肥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局长周玥,合肥高新区总工会主席孟伟巍,合肥高新区建设发展局副局长李延志,合肥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安平,合肥高新区建管中心主任敬正伟,合肥高新区长宁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许华才,中能建安徽医院院长岳新元,合肥高新区长宁社区永和卫生服务站站长江梅,安徽中安创谷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芳,中建八局一公司华中公司党总支书记彭超,中建八局一公司华中公司副总经理、援建人员代表方磊及34名突击队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迎接仪式上,方磊代表援建队员在讲话中指出,正是因为社会各界对援建队员的关心与帮助,援建队员们在隔离期间的健康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援建将士们始终坚信,同心协力,团结一致,一定能尽快打赢防疫阻击战。
随后,驻点医生为援建人员代表发放了健康证明。
曹效记在讲话中,对援建将士不畏疫情,克服重重困难,完美完成援建任务的“令行禁止,使命必达”精神表达了诚挚的敬意。
为嘉奖雷神山援建队为打赢抗击新型肺炎攻坚战贡献的力量,孟伟巍、王芳分别代表合肥高新区总工会和安徽中安创谷科技园有限公司,为援建人员代表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援建人员代表也为给予帮助的相关单位敬赠锦旗。
在迎接仪式上,合肥高新区社会事业局机关党支部、合肥高新区建设发展局机关党支部、安徽中安创谷科技园有限公司党支部和中建八局一公司华中公司机关党支部还达成了党建共建协议。
争分夺秒 与时间赛跑
今年25岁的胡传俊在此次援建过程中,主要负责施工材料采购工作。
胡传俊告诉记者,材料直接关系到后面的施工,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材料短缺成为了棘手难题。除了一开始带过去的材料外,能从武汉调的就尽量调,其他的就尽可能联系供货商。
“到那后,手机经常是用两三个小时就没电了,充电宝都是随身带的。”胡传俊介绍,为了联系对方调配材料,不断有电话打过来,电话占线也是工作常态。“有时候,凌晨2点左右,材料还在往那送。”
负责排水工作的殷翔告诉记者,2月3日,接到公司援建武汉雷神山的通知,自己当即报名。面对家人的担心犹豫,殷翔坦言,“国家有难,这种时候不上什么时候上?”
“援建雷神山既是一份责任,可也让我倍感自豪!”殷翔回忆,工地施工热火朝天,尽管中途天气不太好,但大家热情都很高涨。“吃饭时,大家都看着时间,扒拉两口后又接着干了,当时感觉还好,可到工程结束后,整个人都累到不想动了。”
合肥昌华小组的组长张涛定介绍,这次援建,尽管有材料短缺、道路泥泞和天气不好等问题,但大家轮班上阵,每人每天工作时长基本在十一二个小时左右。“我们小组13个人,主要负责A1区水管安装这块,总用时比正常施工缩短了整整一周左右。”
记者 吴善良/文 高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