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晚22:10分,安徽省一名新冠病核酸检测阳性孕妇在合肥市二院顺利分娩。新生带来希望,更为特殊时期,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带来喜悦。
据了解,该孕妇是在2月10日,怀孕38周时,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呈阳性,之后,收治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隔离病区,进行待产。入院后,市二院医院新冠肺炎救治组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家组,多次组织隔离病区、儿科、新生儿科、院感科、麻醉科、手术室、产科等多学科医生会诊,就该名患者的新冠肺炎治疗和生产制定了详细的对策。
近60人团队“全员待产”,搭建隔离手术室反复模拟
“我们以最充分的准备应对这场手术,2月12日晚上深夜,我们七个学科的医护专家还在会诊。同时,应对手术,重复模拟演练手术生产的全过程,包括术后喂奶、洗澡等一系列护理细节。”市二院妇产科主任杜世华告诉记者,为确保手术安全,避免新冠病毒的感染,医院按照传染病院感标准改造出一间隔离手术室,并且为产妇、新生儿都精心布置出独立的隔离病房,对分娩、手术等密切接触人员反复进行了培训和演练。我们医护人员已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手术不可避免将接触了产妇的体液,存在职业暴露的风险,参与手术的医生将在手术结束后进行医学隔离观察。
2月13日下午,该孕妇在相关检查中显示出临产迹象。为了确保母婴安全,经多方研究会诊,医院决定为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以降低新生儿的感染率。之后,包括隔离病区、妇产科、院感科、新生儿科等近60名医护人员全部上岗,做好生产配合。
身穿三级防护服严控院感,手术顺利母子平安
“手术前,我们先按照标准,将孕妇从隔离病房运送至手术室,这期间,院感专家持续进行着相关消毒措施保障。”市二院隔离病区组长叶军说,在这期间,隔离病区医护人员还时刻与产妇交流,让她保持平稳的心态。“由于她的家人也都处于隔离医学观察期,因此,所有的护理等都是由我们 医护人员来做。”
晚上9点30分左右,孕妇进入手术室,近10名精干妇产科、麻醉科等医护人员身穿三级防护服,开始进行手术。“手术中的感染风险是很大的。”市二院医务处处长胡杰表示,由于手术中医护人员与孕妇一直处于接触状态,同时面临一些体液的接触。此外,生产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进行过床等许多动作幅度较大的操作,因此,必须如前期模拟中一样,保持严谨的操作规范,避免感染。
晚上10点10分,一名重约7斤的女宝宝顺利产下,母女平安。“孩子的哭声可亮了!我们在外面听得清清楚楚。”叶军说,手术过程中,隔离病区相关专家一直在手术室外待命,听到孩子哭声那一刻,大家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下来。“我和同事开玩笑说,可能咱们自己生孩子,都没有今天这么激动吧。”叶军说,孩子顺利产下,确认母女平安后,医护人员还用手机视频的方式,“连接”了产妇的家人。“我们尽量让她们感到正常的应有的喜悦之情。”
之后,叶军和同事再次将产妇送回隔离病区,进行一系列术后护理。“我是从晚上7点钟穿上防护服,等到术后护理告一段落,已经是第二天凌晨2点,脱下防护服时,浑身已经全部湿透。”
新生儿正在进行核酸检测
目前,进行手术的五名医护人员已安排集中接受隔离观察。同时,这名新生儿也在隔离观察中。“新生儿是否感染,目前尚不清楚。我们已经对新生儿进行了采样,正在进行核酸检测。在此期间,新生儿护理组的医护人员,轮流照料孩子。”胡杰说道。(朱沛炎 市场星报 掌中安徽 记者 马冰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