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出现以来,广大医疗工作者始终站在第一线,在病毒和人民群众间构筑起了坚实的屏障。 2月2日晚间,记者来到了合肥市滨湖医院,探访了身处抗疫工作一线的医护人员。
合肥市滨湖医院的新冠肺炎救治病区分为生活区和医护区,这里共有17名医护人员日夜不断地对抗疫情。“目前实行的是三班倒,每一班工作8小时,换班时间是早上8点、下午16点和晚上24点。”一名医护人员向记者介绍。在记者探访时,有两名护士正在隔离病房中工作,她们每天负责全方位在生活和心理上对患者进行护理。
而从大年三十到现在,在过去的整整10天里,合肥市滨湖医院新冠专家组组长丁震就未再踏出医院半步,吃住都在医院“解决”。
通过连续不断的奋战,对于确诊患者的治疗工作也有了新进展。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合肥市滨湖医院共有7名确诊患者,其中1名为重症患者。“对这名重症患者,我们请了省级专家共同会诊,现在其情况已经好转,生活也可以自理。”丁震向记者介绍,另外6名患者中除1名发热外,其余的已基本无明显病状,近期就可能会有3至4名患者痊愈出院。
离开了救治病区后,记者来到了合肥市滨湖医院发热门诊。每当有发热症状的患者送来后,这里的医护人员首先会对患者进行抽血。“如果病人血液中的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我们用ct检查患者的肺部。”一名医护人员表示,如果患者出现疑似病症,会被隔离48小时,然后再对其进行一次复查。
口罩一般使用4小时就得更换,并且与大量疑似病人接触有极大的感染风险,但发热门诊的一名医护人员告诉记者,自己和同事的口罩往往需要佩戴8个小时,而且也只是普通的外科口罩。“医疗物资现在还是较为缺乏,我们也是尽可能的在节省使用。”在滨湖医院急诊icu护士长吴旭峰向记者坦言道,很多社会捐赠的物资由于不符合相关标准,医护人员暂时还无法使用。
吴旭峰告诉记者,希望将来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一个专业的物资仓库,可以作为紧急情况下的战略储备。
记者 唐朝/文 周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