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今年春运自 1 月 10 日起至 2 月18 日止共计40 天,较2019年提前11天,客流将以基本流、务工流、学生流、旅游流和探亲流组成为主。 苏楠 记者 祝亮
预计节前客流高峰在1月17日至1月23日
据合肥火车站预计, 2020 年合肥站春运将发送旅客541.2万人,同比多发送 36.5万人,增长7.2%,日均发送旅客13.53万人。
预计发送直通旅客119.5万人,同比多发送5.7万人,增长5.0%;发送管内旅客421.7万人,同比多发送30.9万人,增长7.9%。预计节前15天(1月10日-1月24日),发送旅客197.2万人,同比增长18.5万人,增幅10.3%;节后25天(1月25日-2月18日),发送344.0万人,同比增长18.0万人,增幅5.5%。预计节前客流高峰在1月17日至1月23日;节后客流第一个高峰期在1月29日至2月2日,第二个高峰期在2月9日至2月11日。单日发送旅客预计节前高峰日1月21日(腊月二十七),发送旅客14.5万人,同比(最高日)增长1.0万人,增幅7.1%;节后高峰日2月10日(正月十七),发送旅客17.2万人,与去年节后最高日持平。
整体高峰时间长,前往西北运能将缓解
据悉,今年春运受商合杭北段开通的利好因素,今年郑州西安方向运能紧张的局面将有所缓解;学生放假及返校高峰在春节运输期间,节前学生流与务工流、探亲流高度叠加,导致节前高峰叠加,将超以往;春运整体客流高峰持续时间仍较长,节中客流维持在相对低谷,但初三起仍将出现以京津、上海、杭甬、广深、福厦等方向为主的客流高峰。
合肥直属站春运图定临客计划开行85对
今年春运合肥直属站春运图定临客计划开行85对。具体为:合肥南站春运计划开行临客50对;合肥火车站春运计划开行临客35对。开行方向以北京、汉口、广州、川渝(经停)、上海、浙江及省内短途为主。
为满足春运期间旅客出行需求,铁路部门还将按照客流分析情况临时加开临时高铁动车组列车。
在合肥高铁换乘出行将越来越多
京港高铁商合段通车后,安徽省内高铁里程数居长三角首位。合肥作为安徽省省内高铁枢纽,沪蓉、京福和京港三条高铁大动脉在此交汇,其运输地位尤为突出。今年春运期间,安徽省省内铁路客流交流串行增长明显,从合肥高铁换乘出行将成为南北客流往来一种新现象。从2019年12月1日至30日,合肥地区发往京港高铁商合段沿线各站的客流共计46.5万人,较同期增加43.8%,平均每天发送旅客1.6万人,较过去增加近44%。预计春图实施后,从北上广和苏杭宁等地搭乘京港高铁商合段回皖北的客流将进一步增长,预计增幅将超60%。
合肥南站试点“限带品”自助快递
电子客票全面实施,实现旅客出行无纸化,业务办理自助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和经营管理智能化。互联网购票推出刷脸核验功能,实现全流程网上自助办理;12306网站服务时间由6:00-23:00延长至6:00-23:30,提供排队候补购票功能,系统可优先满足预付候补票款旅客的购票请求;合肥站、合肥南站实现自助临时身份证制证、自助实名制核验、旅客自助检票进站和中转换乘,合肥南站试点“限带品”自助快递,基本实现购票、身份证制证、进站、候车、检票、出站旅客出行全流程自助化服务。
合肥南站设立“网约车上车点”
“精细”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凸显。站区网格化管理升级2.0、微笑服务常态化实施,服务品质进一步提高;设立重点旅客候车专区、母婴候车专区,为重点旅客创造良好的候乘环境;小红帽、上铁旅行管家服务等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成熟;针对旅客网约车停车难的问题,在合肥南站设立“网约车上车点”,解决了旅客“打车难”的问题;针对春运夜间高铁临客开行情况,加强与地方交通综合部门对接,延长地铁、公交夜间营业时间,解决夜间到站旅客的地方交通疏散。
合肥站、合肥南站12306线下服务台建成使用
“智慧”化车站建设进一步凸显。合肥站、合肥南站12306线下服务台建成使用,利用服务中心触摸屏,引导旅客自助检索查找,实现业务咨询、应急改签、重点旅客预约、高铁顺手寄、行李搬运、失物招领功能智能化;合肥南站、巢湖东站、无为站、长临河站、合肥北城站所有站台新增站台端部防入侵报警系统,充分发挥闲杂人员侵入站台端部的现场警告、信息报警的作用,确保高铁旅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