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2020年元旦,记者了解到,合肥新站高新区淮海大道拓宽工程(新蚌埠路-文忠路)段正式全线通车放行,同时淮海大道还将继续沿文忠路向东延长约5.3公里,目前已完成施工招标工作,提上建设日程。
淮海大道拓宽工程元旦通车放行
据了解,淮海大道是连接北城、双凤开发区与新站高新区之间东西向重要交通干道,也是合肥市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道路原为沥青混凝土道路,双向4车道,机非混行,道路通勤效率差,周边分布有一六八中学东校区、安医大四附院、京商商贸城、安徽艺术学院等单位,人流、物流、商流分布集中,伴随着交通通行量的不断增大,原道路亟待拓宽改造。
新站高新区重点工程建设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纳入拓宽的道路西起新蚌埠路,东至文忠路,全长约4.91公里,拓宽改造为主道双向6车道、辅道双向2车道,路幅宽度60米,道路两侧各20米绿化带,主道按快速路标准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全线设置非机动车道、人行道。
“淮海大道拓宽工程与11条现有道路相交,其中铜陵北路、文忠路交口段与地铁线等工地存在交叉施工,施工方案较为复杂。”为全面提升道路通行效率,道路采用地面快速路+节点立交形式,拓宽改造工程在大禹路、前岭路设跨线桥2座,地下通道2座分布在铜陵北路、文忠路交口,在通淮南路支路交口设置人行过街地道,荆山路、卧龙湖路以及张衡路则分别设置人行天桥。
“此次建成的淮海大道拓宽工程也是新站高新区首条区域快速路,期间相继解决了绿化迁移、管线迁改、交通导改等诸多困难,同时有效克服了雨污水管网修复、电工井改造等重大难题,确保了施工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目前道路已建成并具备通车条件,于2020年元旦前全线通车放行。”负责人介绍,淮海大道拓宽工程的正式通车,将有效改善新站高新区东西片区交通状况,增强城区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形象。
淮海大道继续东延约5公里
伴随着拓宽工程的建成投用,淮海大道东延段(文忠路—祥和路)也提上建设日程,已于2019年12月底完成施工招标工作,正在开展进场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据悉,东延段全长约5.3公里,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主要采取地面+节点立交的敷设方式,同步在轨道交通3号线高架段两侧建设1.5公里的分离式高架桥,以及3.89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
“该工程实施内容既有2.3公里的老路改造,也有新建道路,既有平交道路,也有上跨桥、下穿桥和跨河桥梁,同时建设综合管廊工程,部分施工区域与正在运营的地铁3号线有交叉,如此之多的施工叠加内容和技术难题也是首次出现,这也是新站高新区历年来施工条件最复杂、难点系数较大、总投资额最大的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工程总工期为730个日历天。”相关负责人介绍,特别是临近唯一的地铁3号线高架桥段,对市政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安全实时监测提出严苛要求,目前施工招标和监理工作均已完成,正在有序推进施工期间的工程监测招标工作。
同时建设三舱综合管廊
据了解,东延段主要包含两座跨线桥(相山路-大众路连续跨线桥、祥和路跨线桥)、一座跨河桥(龚湾河桥)、一座地下通道(护城路地下通道)、三座人行天桥。
其中,淮海大道主线采用连续跨线桥建设,自相山路起桥,过大众路落地,分为上、下行分离的两幅桥,敷设在轨道交通3号线桥梁两侧,桥梁段全长约1.5公里,单幅桥宽13米,单向三车道。
为了减小桥梁施工对建成后的祥和路交通影响,上跨祥和路采用预制钢箱梁结构,桥梁分为上、下行两幅桥。沿路同时配套建设鲁班路、君山路和龙脊山路人行天桥,以及新建一座跨龚湾河桥梁。
在护城路段,淮海大道与护城路地下通道采用淮海大道主线六车道下穿,护城路通过暗埋段与淮海大道辅道实现交通转换。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淮海大道项目还将同步配套建设一条三舱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西起文忠路,东至护城路,全长约3.6公里,入廊管线涵盖电力、通讯、热力、中水及燃气。(贾云峰 张敏 记者 沈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