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郁从霞 常兆 记者 胡昊) 近年来,明光市明南街道积极落实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既调动了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又确保了他们增收脱贫,毕云霞就是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中的一员。
现年69岁的毕云霞,是明光市明南街道林圩村茂南组村民,有承包土地17.58亩,家庭人口2人,丈夫朱正乐77岁,患腰间盘突出,行走不便,家庭就靠毕云霞种地维持生计,夫妻俩生活困难,2014年被识别成贫困户。村干部和帮扶人看在眼里,想在心里,近年来,该街道把扶贫公益性岗位安排落到实处,根据实际情况和贫困劳动力情况,科学设置公益性岗位,针对扶贫公益性岗位安排,做到公正、公开、公平,经由村级民主评议上报审核,最终签订合同。按照扶贫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加强扶贫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和人员的日常管理,切实做到让贫困人口通过劳动获得收入。
通过个人申请,村里给毕云霞安排了人居环境整治公益性岗位的工作,真正实现人员与岗位的精准匹配。同时,村对公益性岗位人员实行网格化日常管理,杜绝占岗不工作的现象发生。“让我能在家门口靠自己的劳动挣钱,心里踏实多了。”毕云霞说道。
自从有了这份稳定的工作,毕云霞认真履行职责,还能兼顾照料老伴,每月能拿到300元工资,家庭生活发生了变化,走出了生活困境,也让毕云霞这样的就业困难人员看到了希望,加快了我脱贫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