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24H > 正文

明光:强化党建引领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2020-12-04 15:07:23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胡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张忠敏 记者 胡昊) 近年来,安徽省明光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进扶贫民生工程,有力激发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实现党建、扶贫“双推进”。

强化干部帮扶,深挖激发内生动力源泉。坚持抓党建促脱贫,建立联动责任制、“双包”帮扶制、考核责任制,单位包村、干部包户、驻村工作队驻点,30名县级领导联系17个乡镇街道88户贫困户,3088名市直和乡镇、村干部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7721户,实现帮扶全覆盖。从市直单位和乡镇街道选派128名干部,担任全市128个非贫困村扶贫工作队队长,140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村(社区)均选聘了村级扶贫专干,进一步充实脱贫攻坚力量。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注重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双带”作用,层层压实责任,转变贫困群众的理念和思维,形成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精神动力,不断释放贫困群众努力奋斗的潜在能量,激发其脱贫决心和信心。

强化组织建设,提供激发内生动力支撑。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加强村级党组织标准体系建设。坚持“周督导、月提醒”,抽调15名党务业务能手对全市66个市直单位和17个乡镇街道扎实开展党费收缴管理、三会一课落实、年度党员发展、组织(民主)生活会、支部换届及党务公开等6 项基层党务重点工作专项督导全覆盖。创建“红星村部”“红旗社区”24个,39个村居活动场所进行新建或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挂牌成立市委党校乡村振兴分校,依托首批农村党员干部实训基地和党员教育培训基地,采取“一季一班”模式,突出“五同”主题,对全市村党组织书记、选派帮扶干部和选调生村官轮训全覆盖。采取“一学二查三改四评五比”五步联动,优化提升支部建设,对747个党组织分类施策,实现100%达标。开展“标准化+星级支部”创建,打造10个五星党支部和42个党建示范点。

强化产业支撑,找准激发内生动力路径。明光市坚持把村企联建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着力打造产业“富民链”,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公司”模式,统筹村企两个主体,全市135个村实现产业合作社全覆盖。开展村企联建“双引双促”行动,立足村情引产业,80个村与88家企业联建,其它55个村与76家企业也已完成“配对”。村企共建“红色扶贫车间”助力脱贫攻坚,6家“红色扶贫车间”年创造产值3200余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0余万元,带动230名贫困户就近就业,实现稳定脱贫。

强化宣传激励,提升激发内生动力的效能。坚持典型引导、树立标杆,多讲精准扶贫励志故事,进一步提升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责任意识。编制《明光市脱贫攻坚最闪亮的星》典型事迹集,收入选派帮扶干部与各自贫困户的帮扶故事,为全市各级帮扶干部树立优秀榜样明光市桥头镇汉塘村(贫困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姚刚,代表滁州市参加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扶贫办联合举办全省“决胜小康·奋斗有我”主题演讲比赛,荣获二等奖。创新“党建大喇叭”“明光党员之声”“明光组工之窗”等特色载体,加强对党建引领扶贫民生工程的政策宣传和典型报道。2020年以来,刊发“明光党员之声”“明光组工之窗”100多期,累计受教育党员群众达3万人次以上。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