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24H > 正文

安徽明光:真正把土地确权工作做到农民的心坎上 

2020-11-12 17:53:27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胡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日前,明光市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是滁州市唯一被表扬的县市区。

明光市作为安徽省第二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县,2014年开展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共涉及17个乡镇137个村,确权农户12.81万户,确权地块118.4万块,确权面积170.11万亩。此项工作由该市农业农村局位牵头,首先在苏巷镇和管店镇率先开展试点工作。2017年全面完成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专业勘测,农民认可

“地界在这儿,你凭啥多犁我家地。”“凭啥说我犁你家的地!地界明明在这儿。”“以前每到耕地时节因土地发生的纠纷每年都要碰到好几起,作为村里书记我得反复做工作。”管店镇新管村支部书记徐永兵告诉记者。

“土地确权后‘四至不清’的问题就彻底解决了。”管店镇农经站站长刘绪明说。该市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规程》,对二轮土地承包原始资料进行清查整理,对农户家庭承包状况、土地变动等情况进行收集、核对,查清家庭成员、承包地权属等基础信息,并在全村进行公示;让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将每个农户的承包地块面积、位置调绘成图,在村内进行第二次公示;修正错误后,将最终形成的地籍图在村内进行第三次公示,确保测绘精度符合要求、测绘结果得到农民认可。

●解决纠纷,邻里和谐

“确权工作要是早一些年开展就好了,就没有这么多矛盾了!”家住在苏巷镇潘庄村岳郢组王宗伟告诉记者,“以前有矛盾没有办法处理,现在有证了,也没有争吵,邻里相处也更好了。”

2004年王宗伟从外地回来,以前因长期在外就把自家地给别人种了,可是回来后老感觉家里地块面积不对,没有以前大。当时两家一直在争吵,好邻居最后变成“仇人”。2015年,安徽省作为国家试点省,开始全省推进土地确权工作,王宗伟便来到镇农经站。镇里为此专门成立了调解委员会,农经站站长黄启明带着调解小组成员,到村里了解纠情况,又将村两委人找来,进行实地查看、核实。后来把两家地划分好,让双方在协议上签了字。现在两家多年的隔阂也化解了,关系也改善了。

“土地确权确实好,把现在的矛盾解决了,也把以后可能发生的矛盾解决了。”明光市农经总站负责人纪毓军说道。该市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并编印《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有关法律政策问题解答》送村入户逐项解读政策。

土地确权期间,该市坚持矛盾化解和土地确权同步进行,把矛盾化解作为推动土地确权的突破口,做到矛盾不出村、纠纷不出镇、问题不上交,确保确权成果得到群众认可。确权期间该市共受理土地确权纠纷762件,全部化解。

●集约经营 收益更高

“我流转了土地2300亩,通过集约经营和发展优质农作物,亩均能增收300元。”古沛镇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扬告诉记者,他还搭建塑料大棚进行育秧苗、甜叶菊苗和艾草。土地产权清晰,利于形成土地规模经营新格局,较之前的小块粗放式经营,土地的集约化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收益。

通过确权登记颁证,让农民转出土地更放心,规模经营主更安心,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现实难题。2017年底,该市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62.82万亩,当年新增6.2万亩。基层干群普遍反映“确权登记颁证,给农民放心流转土地吃上了‘定心丸’”。

明光市农经总站站长王厚平对记者说:“荣誉的获得,是上级部门对明光市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敢于先行先试,勇于探索并取得成功的充分肯定!也是我们真正把土地确权工作做到了农民的心坎上。”(袁恒金 王伟 刘亭敏 市场星报 安徽财经网 掌中安徽 记者 胡昊)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