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走深走实,高刘街道深耕“一线工作法”,压实基层治理,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创造性开展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吹响基层治理新号角。
“一线工作法”压实基层社会治理,三级包联架构细化“全链条”。
按照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高刘街道以24个村(居)为基准,推动党建与综治、城市管理等各类工作“多部门融合”,精耕“基层管理”,深化党建引领一把手工程,压实“街道党工委—村(居)党总支部—党小组—党员”动力主轴,建立健全党组织书记包联党小组长、党小组长包联党员、党员包联群众的三级包联架构,细化神经末梢,对辖区2857名党员采取“一封信”、入户走访慰问等方式,让广大党员感受组织关怀。同时,街道依托“先锋网”、“党建群”“党员群”等平台,线上、线下畅通社会力量参与治理渠道,通过“微信讲解、视频讲解”的线上点对点讲解和入户排查的手把手指导等方式,切实做到“敲开门”“谈谈心”。为合理开展各项工作,面对不同村(居)党员、群众数量比例和党员自身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的客观事实,各村(居)灵活处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老龄党员不包户、党员骨干再分组、发动志愿者等落实代为行使人等措施。用正确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统计、摸清尚未联系到的党员和群众,做实党建引领精细化治理,进一步提升党员管理成效。
党员先锋引航,以“红色”引领“青春”。为强化青年党员平台思维和生态思维,进一步引领青年党员投身高刘治理与建设,促进青年党员融入与成长,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高刘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团结带领青年投身基层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创新体制机制,以党旗引领成长、青年引领创新的“双引领”,组建“青年党员先锋队”,实施“青年党员引航+”计划,在连环居委会打造“连环党员志愿服务队”品牌项目,以党建带团建,把村(居)团组织做实、做强、做活,把青年党员中激发出的动力转化为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促进青年在融入高刘、服务高刘中成长成才,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织密“红色治理”,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深入。高刘街道积极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精准构建起“党建+”服务工程,更好地精准服务群众。在新桥社区工作站,临时党委充分调动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合理划分区域,确保辖区管理全覆盖。按照工作站特点,在已征收区域的特色风貌设置保护区,留住老树、古井、源头的老故事;在工作站设置居民“议事厅”,凝聚党建力量,着重倾听、解决居民诉求。与此同时,新桥社区工作站深化“多居一党委”模式,积极构建党建引领新格局。以村(居)党组织为核心,建立健全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区域化党建联动体系,邀请辖区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基层治理。联合辖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建立“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党建新机制,让“红色合伙人”走进辖区,不断壮大党建“朋友圈”。
陈佳佳 邓相君 市场星报 安徽财经网记者 沈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