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24H > 正文

六安一学校截留、挪用学生“营养餐”费 违纪人员被处理

2020-10-10 10:16:44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李世宏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今年7月2日,安徽六安市民陈先生向市场星报、掌中安徽、安徽财经网反映:该市一所学校将学生营养餐费用部分变成学校的小金库后又被学校私分了。 接到反映后,记者经过两个多月时间对该事件进行了走访调查。

据了解,贫困县区学生营养餐是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但出于食品安全考虑,很多学校食堂提供菜的品种少,加上制作不佳的菜品,使孩子们没有胃口也就吃的很少产生了结余。

反映:

餐品种类单一吃得少

反映人陈先生介绍,自从我国实行贫困县区学生营养餐计划开始(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家长补款等多种方式 ),六安的初中学生每顿午餐费用为7元钱(财政4元+家长补款3元)小学生6元钱(4+2),每餐标准为两荤一素一汤加4两米饭。 为学生供餐食品的企业也是经过竞标后的中标企业。 出于食品安全方面考虑,学校在供餐食品企业定购食材也是相对较为单一。荤菜基本就是猪肉和牛肉;素菜是鸡蛋、土豆、胡萝卜、豆制品和大白菜。

陈先生告诉记者, 195天的轮换菜品只是萝卜烧肉、 干子烧肉、 土豆牛肉、 胡萝卜烧肉、大白菜加汤 。食品单一加上学校营养餐食品味道又一般,与学生的饮食习惯不符,日复一日的单一菜品, 孩子们会产生“饮食疲劳”,造成一顿饭只能吃2两米饭和少量的菜,从而就产生了学校食堂减少蔬菜和米的配送数量。

“为何学校不能经常换菜品呢?那是因为害怕出食品安全问题,不想担责,所以也就不换。”陈先生说。

违规:

少采购多报帐

营养餐“不好吃”在全国也是个普遍问题。 由于新冠疫情原因,记者在午餐时间走访了很少的几所学校,在询问学生营养餐味道时,受访学生们几乎是语调一致说:“不好吃! 吃不饱!很多时候我们还要想办法到外面买吃。”

据了解,每学年初,每个学校就会上报学生人数,财政部门将学生营养餐费用拨付给学校。

在六安市裕安区新安镇有一所新安初中(又称洪河初中),学生营养餐结余费用被截留、挪用的事件就发生在该校。

知情人士介绍,新安初中食堂管理中采用记账式采购。他举例说: 今天如果按照学生人数标准采购100斤菜(含肉),但经办人提出只要配送70斤菜,配送公司也就按照学校食堂要求数量配送。配送公司在记录本上记录了菜名、单价和数量,不需要开具发票。学校采购记账则是依然记录为100斤菜金,而少花30斤菜的费用就成了结余,成为学校的小金库。

“一学年结束后,新安初中学生的营养餐费结余高达数十万元。”陈先生说 。

举报:

因不满分配方案

据了解,新安初中现有800多名学生,每天用去营养餐费用4元左右,结余3元左右。全年按照学生在校时间195天计算,2017年至2019年,该校学生营养餐结余近百万元。

记者在走访一位知情人士得知,在2020年春节前,事发学校校长召开了全校教职工会议,专门研究结余的学生营养餐费用和公用费用分配方案,其中校领导班子分配的钱比普通教职工多一千多元,从而导致个别教师不满。该老师在会议中进行了全程摄像,时长33分钟左右。该教师将会议视频分别发给了纪委等多个部门,从而导致该事件的爆发 。

陈先生告诉记者,具体分配是全校约90名教职工(含退休),每个教师分配近2万元(含实物),校领导班子比教职工多分配一千多元。

“这个校长人还是不错的,连退休人员都照顾到。”陈先生强调说,几乎所有的学校基本都有结余,就是使用规范不规范问题。

“最关键钱不能分了!”陈先生说,学生的确吃不完,也不能浪费,那结余出来的钱是否应该回到财政,亦或给孩子早餐以及下午一瓶奶呢?

结果:

违纪人员已被处理

在六安市裕安区教体局,该局局长张恩平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张局长告诉记者,陈先生向市场星报、掌中安徽、安徽财经网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举报人向各级纪监委都进行了举报。

张局长说,接到举报后,裕安区纪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介入调查,并安排审计组进行了审计,经过调查得出结论该校系截留、挪用部分学生营养餐费用。

“营养餐费用系初中4元(财政补贴)+3元(学生筹款),小学系4+2模式。” 张局长说,新安初中将国家财政补贴的4元钱用在学生们身上 ,却将学生自付部分钱私设小金库,给教职工发了补贴。

据张局长介绍,相关部门已经对新安初中截留、挪用学生营养餐费用发放补贴违纪行为进行了处理, 校长、分管副校长被撤职,教务处主任被行政记过处分。

市场星报、掌中安徽、安徽财经网记者 李世宏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