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24H > 正文

安徽巢湖: 新风文化礼堂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2020-09-29 21:03:51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张发平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前不久,巢湖市中垾镇小联圩村大祝自然村村民祝善泉,为在今年高考中金榜题名的儿子在村里新风文化礼堂举办了一场简约而不简单的升学宴。“10桌酒席全按照标准置办,大家吃得开心,没有一点浪费。”祝善泉笑着说,“新风文化礼堂还免费提供了音响设备、空调、桌椅,一场酒席算下来要比外面节省了八九千块钱。”

受村民交口称赞的小联圩村新风文化礼堂就位于小联圩村委会内,此前是一处闲置平房,2015年小联圩村委会决定将此处闲置平房打造成推进移风易俗和树立乡风文明的新平台,并于当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这也是巢湖市建成最早的新风文化礼堂。

9月24日,笔者走进小联圩村新风文化礼堂时,小联圩村党总支书记祝业飞正和几名村民在整理桌椅、设置电子屏幕新封面。笔者看到新风文化礼堂装饰一新、窗明几净,场地可容纳15桌;墙面上张贴着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廉洁勤俭等方面醒目标语;礼堂内桌椅、空调、音响、电子屏等设备一一齐全,还设置了舞台区、观看席,建有化妆间、休息室。在礼堂北侧,还专门建设了公用厨房,灶具餐具齐备,能够随时免费为村民婚丧嫁娶提供集中餐饮场地。

祝业飞介绍说,过去在农村里,婚丧嫁娶往往会大操大办、攀比摆阔,不仅成为村民的巨大经济负担,而且还会造成严重铺张浪费,着实让人心疼。为推动移风易俗,摒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乡风,村里决定依托小联圩村乡风民俗和历史文化底蕴,打造了这处新风文化礼堂,这里既可以承办村民家里的婚丧嫁娶,平日里还可以作为村民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兼顾“道德讲堂”作用,成为群众文化学习、思想交流的坚实阵地。

笔者注意到,在新风文化礼堂显目位置张贴的《小联圩新风礼堂管理制度》条款中,将“不准搞封建迷信活动,不准燃放鞭炮、炮竹,不准戴孝哭丧”、“在礼堂开办宴席酒席每桌控制在600元范围之内,杜绝相互攀比,拒绝浪费”等内容张榜公示,并严格执行。

“在2016年开始宣传推广时,这些规定村民们一时难以接受,我们就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并要求村党员带头示范。”祝业飞回忆说,“我们制订了一整套举办宴席的规章制度,对菜品、桌数有严格规定,所有办宴席人员一视同仁,避免了攀比,群众得实惠,慢慢地大家也就接受了;同时礼堂的条件也不断改善,空调、音响等先后配齐到位,今年8月底,镇村两级自筹了10万余元,专门为新风文化礼堂购置了一块18平方米的电子显示屏。现在大家只要家里有事,就会主动与村里联系预订场地。”

中垾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何玲告诉笔者,小联圩新风文化礼堂打造了和谐的乡村邻里文化,用制度办事,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使村党员、群众在文化熏陶中接受教育,推进了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的建设,打通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新风文化礼堂自建成以来,已先后承办文艺晚会20余次,开展志愿者活动40余次,举办“道德讲堂”40余次,承办村民婚丧嫁娶活动96次,今年目前已承接了30余场宴席,广大村民对新风文化礼堂普遍反响较好。

(黄庆松 王亮礼)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