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一大早,滁州市来安县独山镇曲涧村塘坝组的路上响起扫把扫地的哗哗声,每天,王素英都会拿上扫把,带着清洁工具来到自己的保洁责任区开始清扫作业,在她的辛勤工作下,村里的道路变干净整洁了,周围居民对她的工作都赞不绝口。
王素英是独山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曲涧村扶贫公益岗位的保洁员。“政府给我们这么好的机会,我会倍加珍惜这个岗位,不怕苦、不怕累地干好工作”,她信心满满地说。
“我们村去年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设置公益岗位1个,今年又增设了4个岗位,优先安置因疫情影响未能外出务工户,并根据贫困户身体状况对工作内容及时调整。”曲涧村党支部书记孙志许说。
独山镇为进一步拓宽贫困户增收途径,解决因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人员及本地没有合适就业岗位人员的就业问题,结合自身实际设置保洁员、护路员、护林员、秸秆禁烧巡逻员等公益岗位57个,解决了50名贫困人口的就业需求,人均每年增收6000元左右。同时为提高贫困人口就业技能,该镇还举办了为期10天的就业技能培训,为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41名贫困人口提供就业技术指导,提升就业能力。
为了规范公益岗位的管理,独山镇坚持日常管理与定期督查相结合的原则,向每位在岗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和考核管理办法。各村负责实施公益岗位的考核登记工作,严格实行签到登记制。对长期不参与或者因其它原因不能继续从事公益岗位的人员,及时对接,及时调整,及时停发公益岗位人员报酬;对符合条件未安排公益岗位的人员及时安排公益岗位,真正做到公益岗位的实时动态调整,保证贫困户利益不受损,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龚月松 市场星报 安徽财经网 掌中安徽 记者 胡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