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入汛以来,受长江流域持续强降雨影响,马鞍山市江河水位居高不下,多处地点出现破圩。7月22日14时长江干流马鞍山站水位11.54米,超警戒水位1.54米。
关键时刻,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网公司党组“五个确保”工作要求,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闻“汛”而动、挺身而出,累计投入抢修人员1702人次,调用发电车1台次,调用发电机14台次,安装临时配变5台次,全力以赴坚守防汛阵地,做到了应对有力、救援有方,彰显了“大国重器”和“顶梁柱”的责任担当。
守土有责,吹响保电“冲锋号”
连日大到暴雨导致运粮河水位上升,7月20日上午9时45分,同杆双回35千伏大湖394线、35千伏大阳395线38号杆被洪水冲歪,紧急避险拉停。35千伏湖阳变电站被迫停运,湖阳地区全镇停电。
抢险就是命令,保电就是冲锋的号角。市县公司主要负责人深入一线,靠前督战,实地分析查看险情形势,指挥抢修人员有序落实电网抢修与有序复电工作。现场紧急调用一台发电车,为防汛指挥部供电。抢修人员快速搭接梅山变147线路与湖阳南镇466线路,在瓢泼大雨中,大家咬紧牙关,和脚下的淤泥较劲,为湖阳地区接通联络电源。
此时,在运粮河圩堤旁,5名作业人员背着接地线和缆绳,在安全带的保护下手脚并用,向三十多米高的耐张钢管塔顶奋力攀登。
“放线!放!好,再向左面一点!”在当涂县运粮河的堤坝上,抢修队长沈德庆正在指挥人员,为钢管塔加设临时拉线。当4根拉线成功固定在杆塔四角,杆塔的隐患已被成功消除。“越是危急,党员越要往前冲!今天咱们可是这台抢险‘大戏’的‘主角’,湖阳人民都在看着我们。”性格开朗的抢修人员朱文彪打趣道。
17时30分,联络线路送电成功,吴塘港排涝站与会昌圩4个排涝点恢复运行。第二天凌晨4点,40公里防汛大堤的应急照明灯重新点亮。
7月21日,抢修人员在当地政府两辆运石船的协助下,抛石400立方米以校正、稳定杆基。20余名作业人员通力合作,对铁塔开耐张改接线,调整运行线路弧垂,启动距离水面符合安全要求的线路,装设浮筒和警示灯……经过连续奋战,截至到7月23日23时50分,湖阳镇全面恢复通电。
“供电公司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连续战斗在抢险工作的第一线,保障地区供电稳定。”当涂县副县长姚国基对供电员工防汛保电工作高度赞扬。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情况越是危急,任务越是紧迫,越需要发扬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为防汛抢险注入强大正能量。
天黑灯亮,打造防汛“光明堤”
当前,堤防照明、抽排内涝基于稳定的电力供应,防汛保电工作成为抢险工作的重中之重。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受连续强降雨影响,长江马鞍山段水位上涨迅速,7月19日,雨山区政府要求防汛人员针对陈家圩段堤坝开展不间断巡视,首要任务就是搭设大堤临时应急照明设备,希望供电公司予以支持。
接到命令,雨山供电服务中心立即组织人员前往陈家圩江堤,3小时攻下11个临时电源点布置任务。随后增派人手迅速架设陈家圩沿岸防汛照明线路,经过13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在防汛救灾最前线“燃起”一条璀璨的“光明线”。
“防汛抢险,使命在肩,我们必须让堤坝上的灯全部亮起来。”在长江对岸的和县运粮河大堤架上,和县供电员工坚守防汛一线,彻夜不眠连续奋战,与时间赛跑,同汛情竞度,架设临时照明线路,点亮防汛堤。
7月16日,在50公里外的含山县林头镇义城圩,第71集团军“临汾旅”400余名官兵进驻抗洪抢险。林头中心供电所组织施工队员全力架设照明线路,完成一处、点亮一处。经过5个小时的紧张施工,“守护灯”全线点亮,为参战部队抗洪抢险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连日来,每到夜幕降临,蜿蜒在江河上的点点灯光下总会看到电力“红马甲”。截至7月22日上午18时,市县公司协助地方政府累计架设临时线路725.65千米、安装应急照明灯具22412盏,为防汛抗灾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闻“汛”而动,扣紧主网“安全带”
7月20日,在含山县浴溪河茫茫水面上,一艘飘扬着共产党员服务队队旗的冲锋舟掀起层层浪花。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马上”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输电运检带电班副班长杨冬带领班组成员乘舟巡视被水浸泡的220千伏主网线路。
“浴溪河义城圩昨天漫堤,220千伏含柴2DQ0线的46至61号杆塔,昭无4799线42至56号杆塔的基础均被水浸泡,我们这次特巡就是主要排查这31基杆塔是否存在倒塔等安全风险。其中,含柴线还是高铁牵引站的主电源。”杨冬详细交代工作内容和安全注意事项。
巡视人员认真检查铁塔塔身和基础,使用设备测量铁塔基础浸泡深度、导线与水面的垂直距离。同时,地面人员操作无人机沿导线巡航飞行,将导线图片和视频记录下来。
“31基杆塔基础牢固,螺栓无松动,水淹最深处接近3米,线路弧垂与水面距离均保持安全距离。”杨冬介绍道。从上午8点到下午3点,他和同事们利用7个多小时时间,分两次完成了本次特巡工作,所有人都像经历了“桑拿浴”,湿透的工作服紧紧地裹在身上。
在涉水线路巡视过程中,变电检修中心也在同步开展变电站事故隐患排查,重点查看变电站的排水情况,检查一次设备防水密封措施是否完备、电缆沟是否有积水等问题。通过及时处置异常信号,成功排除恒兴变2200开关汇控柜失电、恒兴变2800开关过流过时和姑孰变802低气压报警等事故隐患。
于细微之处坚守,于沉稳之中对抗惊涛骇浪。在这场防汛救灾保电的战役中,主网运维人员勇担使命,全力做好隐患排查、故障抢修,用过硬的技能监测电网的核心动脉,守护一方安澜。
旗帜引领,送上安置“定心丸”
一场防汛战役就如同一场大考,而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的党员干部就是答卷人。在这场大考中,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头冲在防汛保电最前沿。
7月18日,在和县功桥镇耿华小学受灾群众安置点,临时搭建的蓝色帐篷内灯火通明,旁边的教室里,摆放的床铺整齐排开,吊扇送来一阵阵的凉风。
两天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受连日来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共同影响,贯穿功桥镇全境的牛屯河连续超保证水位,该镇对6个行政村群众全部进行紧急疏散。由于校舍房间数量有限,当地政府紧急在操场搭建20顶临时帐篷。但天气潮湿闷热,群众居住不便,急需在帐篷四周架设用电线路。
接到任务后,7月16日下午16时,和县供电公司组织功桥中心供电所6名党员服务队员赶到现场,不顾光线昏暗、蚊虫叮咬,连夜调运材料、布线装灯,第二天早上,受灾群众终于能够有电用了。
“虽然这里比不上家里,但是天热有风扇吹,晚上电灯照得亮堂堂的,我的心里踏实多了。”71岁老人耿业景是第一批被转移过来的群众,看到宽敞明亮的环境,他感触地说。
同样需要支援的还有马鞍山市第一中学,当地防汛指挥部将学校作为临时安置点,但对用电负荷和供电设备情况没有经验,所以向供电公司求援。
7月18日早上,一群“红马甲”“安全帽”打破了周末校园的安静,队员们帮助学校检查配电设施运行情况,计算宿舍用电负荷,对校内漏电保护器进行测试,确保群众安置点的供电安全可靠。
防汛保电任务依然艰巨,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将持续紧绷安全弦,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五个确保”工作部署、省公司“六个切实、六个到位”工作要求,全面做好防汛抢险保供电各项措施,全力以赴保卫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夺取防汛抢险保供电全面胜利。(陶洋 王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