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24H > 正文

马鞍山:13.8公里河堤上的守护

2020-07-14 16:34:45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张发平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来水太猛,水位上升太快,现在姑溪河花津站水位已达到12.48米,超出保证水位0.28米,一旦达到12.5米,我们将第一时间将周边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6个防汛临时安置点的物资、人员均已配备到位。”马鞍山市博望区新市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方兴龙说。

当前,受上游来水和持续降雨影响,水位持续上涨,防汛形势异常严峻,防汛任务艰巨。汛情就是命令,新市镇全镇上下闻“汛”而动,迅速投身防汛战斗,守大堤、保安宁,织密织牢防汛“安全网”,竭力守护群众“生命线”。

“我们每次巡逻至少有3人配合完成,分为上、中、下三段,堤面人员主要排查大堤是否滑坡,堤中人员负责排查坡面是否有漏洞,堤脚人员主要查看沟管是否出现渗水,如果发现险情,要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在新市镇军民圩张茂段,巡埂员张文龙正沿着圩堤巡逻,路上,他不时翻开草丛查看是否有渗水、管涌等险情。

汛期以来,新市镇迅速行动,以临战状态,有效采取抗洪抢险、避灾减损措施,围绕“统一指挥、分片包保、责任到人、联防联动、携手共进”工作原则,抽调党员干部和青年志愿者组成应急先锋队,形成上下互通的预警机制,畅通防汛抗洪“水路网”,实时调整防汛抗洪工作部署,管好用好防汛抗洪网格员,严明防汛工作纪律,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人员在岗在责、防汛有序有力。

据了解,军民圩、团结圩新市段圩堤全长共13.8公里,圩堤上共设置15个防汛工棚,且保证每个工棚配备5名常驻人员24小时值班备勤,每小时巡埂一次,发现紧急情况第一时间上报指挥部并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目前,该镇已配备编织袋35000条,木桩38立方,铁丝4200公斤,黄砂1570吨,钢管1.668吨,救生衣400件以及铁锹、柴油机等防汛物资。同时,该镇还动员镇、村两级力量,组建了一支80人的镇级防汛抗洪应急抢险队,以及12支村级应急抢险队共240人。此外,该镇严格按照防汛工作要求,配备410余名民工加入应急值守工作,确保每公里配备常备民工30名,真正做到全镇全员“齐上阵”,坚决打赢防汛抗洪这场“硬仗”。

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防汛工作就是行动要快、认识要高、责任要重、查找要细,一刻也不能马虎,一点也不能疏漏,我们只有先人一步走在防汛抗洪的路上,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才能避免发生灾害。我们多一些仔细和认真,多一些责任感和使命感,百姓们就多一份安全。”(高雅)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