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24H > 正文

巢湖栏杆集镇:变身"养鸡专家",贫困户摘掉"贫困帽"

2020-05-14 16:46:39 来源:安徽财经网   编辑:张发平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老武,给我选20只小鸡仔,等会过来拿。”“好嘞,马上给你捉。”清晨,家住栏杆集镇栏杆社区大武村的武昌明已经有生意上门了。

今年69岁的他,是这里远近闻名的“养鸡专家”。小鸡仔孵化、喂食、打预防针......武昌明都了如指掌。附近村民遇到家禽养殖问题也常来咨询,武昌明总是耐心传授养殖经验,人们便称他“养鸡专家”。这位“专家”也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不等不靠,用自己的双手,勇摘贫困帽,成为了村里脱贫致富的好榜样。

武昌明育有一女已经出嫁,妻子早年去世,留下他和年迈的母亲共同生活,母亲身患有残疾,常年瘫痪在床。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武昌明始终守在母亲床前,悉心照顾,不愿去外地打工,只能靠种点地维持生活。

2014年,村干部了解武昌明家庭情况后,帮助他申请了低保并成了一名建档立卡户。“想要日子过得好,还得靠自己奋斗。”这是武昌明常挂在嘴边的话。于是,在村干部的建议下,武昌明决定先试着养了50只鸡。

万事开头难。武昌明的养鸡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小鸡总是长不大就病死了,原来养的50只鸡只有一半的成活率,这给了武昌明重重一击。满脸愁容的他向村干部说起了自己的困难,社区立马与镇农业技术服务站联系,第二天一早,技术人员上门进行专业指导,现场查看死亡小鸡仔的病态,分析原因并给剩下的小鸡打了预防针。技术员每月定期给武昌明打电话询问情况,这也给了武昌明学习的好机会,常常和农技站技术人员相互交流,学习养殖经验,时间一长,武昌明也渐渐悟出了一些门道。

实践出真知。武昌明总结上年的失败经验,不断学习养殖技术,第二年,他又养了100只鸡,这次全部成功存活,并带来了2000元的家庭收入。

就这样,武昌明的心中又重新燃起了脱贫致富梦,他要继续养鸡。从开始的50只渐渐发展到现在的200只,武昌明的鸡越养越多,钱袋子也越来越鼓,武昌明笑着说:“一只鸡能卖30块,一年卖鸡也能挣到6000块。这几年靠着养鸡,我们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2020年年初,武昌明又建了一个温室,顺利培育出了800只一斤重的小鸡仔准备出售。有人担心数量太多,卖不出去。可武昌明信心十足,“我现在养鸡有经验了,不愁卖不出去,我都不用在集市上卖,大家都上门来买,这样我也有时间照顾我母亲,两边都不耽误”。

胡玮 胡玉萍 苏剑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 张发平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