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24H > 正文

巢湖苏湾镇包坊村: “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2020-04-10 10:00:22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张发平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苏湾镇包坊村是巢湖市十六个重点贫困村之一,2016年实现脱贫出列,2018年底实现贫困户全脱贫。近年来,包坊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依托自身绿色生态农产品的优势,重点聚焦绿色产品发展和消费扶贫,着力塑造品牌效应,为困难群众努力打开农产品高端市场,稳定增加收入,同时,不断积累村集体经济,加快推动乡村振兴。

因户施策,量身打造绿色品牌。滩子尹自然村脱贫户尹江生早年因病致贫,进行肾脏移植后,身体逐渐好转,2018年与胞弟承包了70亩水田,进行“稻虾共养”。驻村扶贫工作队在日常走访时,了解到当年龙虾效益可观,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发展,但收获的绿色稻虾米仅以普通水稻的价格卖给了收粮大户,第一书记汤贤德从中看到了商机,便主动与尹江生进行洽谈,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后,决定由包坊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高出市场两倍的价格订单收购尹江生的稻虾米,并亲自设计了“美丽小黄山、生态包家坊、绿色稻虾米”的稻虾米品牌故事和产品包装。

全程跟踪,闭环监督产品质量。绿色经济更是“信任”经济,产品质量是立身之本。稻虾米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鱼目混珠,因此,牢牢守住产品质量这条生命线异常重要。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从年初就开始对尹江生的70亩虾田跟踪服务,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监管。其中,联系镇农技人员和中化农业进行土壤化验,指导种苗选取和病虫害防治;明确分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每月到田间进行一次实地走访,确保没有使用农药和化肥;提前联系大米加工企业进行农残检测、精加工封装和科学存储。

多措并举,全力提升产品销量。“好酒仍怕巷子深”,面对稻虾米市场的复杂性,经过市场价格调研,合作社决定以5元/斤价格对外销售。因对产品质量有信心,所以宣传销售更有底气,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主动为合作社稻虾米进行“站台”、“带货”。据了解,“稻虾米”还代表巢湖市参加了全省的农产品展销会和合肥市购物频道“幸福之路”栏目,利用电商和微信平台,发挥帮扶单位和“百企帮百村”作用,目前共销售稻虾米1.7万斤,实现销售收入8.5万元,其中,直接为尹江生户增加收入5.1万元,村集体经济增加1.2万元。

消费扶贫是巩固脱贫成效有力举措,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 包坊村通过打通产销对接的“任督二脉”,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打造绿色品牌“信任”经济,真正让群众能够产得出、卖得掉、有收获、可持续。

汤贤德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 张发平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