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在中国生态文明南宁年会上被授予“2018美丽山水城市”称号
2018年,宣城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86.0%,PM2.5和PM10年均浓度分别为44微克/立方米、64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2.0%和15.8%;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7个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85.7%,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和道路交通噪声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生态环境状况持续为优。
宣城市区2018年空气质量达标(优和良)天数为313天,达标天数比例为86.0%,达标天数同比增加26天,其中优级天数同比增加16天。在空气质量超标天中,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80%。
2018年,宣城市地表水水质总体良好。监测的17个地表水国、省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占86.5%,Ⅳ~Ⅴ类水质占23.5%。境内青弋江水系和新安江水系水质好于水阳江水系和太湖水系。
2018年,纳入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的7个断面水质达标率为85.7%。
该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城市区域声环境和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
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较好, 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4.5dB(A);夜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一般,平均等效声级为46.1dB(A) 。
宣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优。生态环境状况综合指数(EI)为80.33,居全省第三。
2018年,宣城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确保环境安全为底线,以解决环保突出问题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有效提升。
在环保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上,据该市环保局副局长章传跃介绍,
他们一方面,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的顶层制度设计,严防产业引入带来污染转移,加强源头预防;完成了省环保厅安排的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编制所需前期资料的收集工作;全市(含广德)对3家开发区开展了规划环评审查工作,现有开发区中有9家已完成开发区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审查。2018年,全市(含广德县)共否决化工、涉重金属等污染大、风险高的申报项目11个,预计投资额约6.58亿元。上述项目的否决,为加快我市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从源头控制环境隐患,降低环境风险。另一方面,全面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2017年5月起,我市按照“整顿规范一批、搬迁整合一批、关停取缔一批”的要求,深入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进一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为发展腾出更多环境容量。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排查散乱污企业877家,目前现已经完成整改855家,其中整顿规范类166家(已完成165家),取缔关闭类711家(已完成690家)。
林宗军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曹开发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