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近年来,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叶刘湖村的养鸭场在蛋鸭养殖业中名声鹊起,鸭场年存栏蛋鸭5000只,纯收入10来万元,淮北、宿州、涡阳等地驱车到此批发鸭蛋、松花蛋、咸蛋的客商络绎不绝。当地村民称赞养鸭场的女主人是不畏困难,励志勤劳的女强人,贫困户脱贫的带头人。
这个养鸭场的女主人就是季秀云。1991年她经亲戚介绍同黄夫林结为伉俪。黄赛、黄季两个儿子的出生,几间住房成了欢乐的殿堂。2008年勤快的夫妻俩开始饲养蛋鸭,年收入好几万元,成为村民心中羡慕的和谐幸福家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0年夏黄夫林感到尾骨处时常疼痛,到南京一家医院检查,最后确诊患了罕见的“脊椎癌” 。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击碎了这个美满之家的幸福生活。季秀云擦干眼泪带着丈夫到淮北、合肥、上海等省内外医院治疗,2年花了40多万元治疗费,也未能挽救丈夫的生命。2012年春,刚近不惑之年的黄夫林去世,还欠下了20多万元治疗借款撒。那时小儿子黄季刚读高中,年迈的公公婆婆体弱多病,家中失去顶梁柱一下子陷入了困境。2014年季秀云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丈夫离世后,季秀云有个两心愿:一是把读高中的小儿子黄季供读成大学生,二是还清为丈夫治病的借款。列入贫困户之后,季秀云又增添了一个心愿:养好蛋鸭增收早日脱贫。养殖蛋鸭不同于养周期短的肉鸭,其产品主要是出售鸭蛋。而鸭蛋往往受市场行情的波动,有时难以出售,而保存期只有一个来月,如过了保存期往往会出现坏蛋现象。2015年夏,鸭蛋价格下降,而且滞销。季秀云看到成堆的鸭蛋销不出去,又担心卖不出去放坏了,心急如焚。村帮扶干部得知这一情况,帮她出主意说,你为何不把鸭蛋深加工成松花蛋、咸鸭蛋呢,这样既能延常保存时间又能提高效益。俗话说,“说着容易做着难”。为了学到深加工技术,季秀云打听到山东有家松花蛋加工厂,便专程到那里参观学习。“到山东学技术,只是看一下那里的用具,师傅介绍一下配料,至于松花蛋春夏秋冬怎样制作各自有不同的方法,掌握温度、‘敲蛋挑选’、配料等工序还得靠自己摸索。从山东学习回来后,我便买了空调、塑料大缸等设备,开始学做松花蛋。一次试做上千个,要一个月时间。结果不是做‘老了’蛋苦涩不能吃,就是‘嫩了’蛋白蛋黄‘上不来’成了‘水罐子’,剥不成个也不能吃,这都得丢掉。每次看到丢掉成堆的鸭蛋,我心疼的直掉泪,真不想再试做下去了。但想到自己的三个心愿,又咬牙坚持试验下去。经过六、七次试验,终于在2016年春做出了‘剥时不沾壳,蛋白筋道有弹性,蛋黄香口感好’的松蛋”。提起做松花蛋的事,季秀云感慨地介绍说。
2016年底,季秀云几千只蛋鸭到了“更茬换代”期,需向市场销售老鸭。那时市场老鸭价格出现了“跳楼价”,从每市斤十七、八元下降到七、八元,而且滞销。几千只鸭子不下蛋每天还要喂上千元的饲料。2017年春正值饲养鸭苗的大好时机,季秀云因老鸭未能及时出售,陷入了无本钱购鸭苗的困境,产生了拆鸭舍外出务工的念头。村帮扶干部得知这一情况,及时帮助她在县农商银行办理了5万元的无息贷款。这如雪中送碳,季秀云用这笔贷款购买了3000多只养1个多月就能下蛋的“青年鸭”,鸭场又焕发了篷勃生机。
2019年春节前夕,市人大代表、叶刘湖村党总支书记徐昌在走访季秀云养鸭场时,看到2个鸭舍的塑料顶棚已使用多年,鸭舍前的道路场地都是土路面,为防止雨天鸭舍漏水,大雪压塌鸭舍,便为鸭舍增加了钢梁,更换了新塑料顶棚,修了30多米长的矸石鸭舍通道,还为她送来了18平米的鸭场休息板房。
党的关怀,真诚的帮扶,激励着季秀云在养鸭脱贫的路上越来越有信心,她的养殖规模已由前几年的存栏蛋鸭2000多只,增加至5000只,收入也逐年增加。并在2017年底光荣脱贫困。(侯晓莹 陈若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