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春季中的第3个节气。是物候类节气,表示春雷乍动,惊动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这时天气开始转暖,渐有春雷萌动,雨水渐多,地处中国南北方地理气候自然分界的淮河流域呈现出一派春光融融景象,而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也进入春耕季节。唐代诗人元稹在《惊蛰二月节》中写道:“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描绘出惊蛰时节天光清澈,大地回暖,万物复苏,人勤农事多的景象。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山涧小溪水满清莹,碧可鉴影。
地处淮河岸边的淮南市境内的舜耕山春意盎然
“春雷惊百虫”,舜耕山下的田间杂草相继萌发,葱郁浓浓。
山间寂寞的梅园捎来春的问候
乍暖春寒,劳累一周的人们,乘着假日,驻亭远眺,不负春光。
黄梅朵朵向阳开,枝枝绽放乐春来。
(安徽省淮南市纪委监委 程晋仓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