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共设16个考点、678个考场,19800人参加
初中(九年级)33443人、(八年级)37214人参加
中考义务教育招生“三点变化”,高中招生“六大变化”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记者 6月4日上午,淮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19年淮南市高考、中考和招生入学工作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公布2019年淮南市高考、中考和招生入学政策。
高考箭在弦上——
6月7日—8日,2019年高考将如期进行,全市共有考生25667人。此前,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口招生已录取5867名,今年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为19800人。全市共设立16个国家标准化考点举行,共设678个考场。田家庵区设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十九中、淮南实验中学、龙湖中学、洞山中学八个考点;谢家集区设五中一个考点;八公山区设九中一个考点;潘集区设二十一中一个考点;凤台县设凤台四中、凤台职教中心两个考点;寿县设寿县一中、寿县二中、寿县三中三个考点。
中考紧锣密鼓——
6月14日—17日将举行全省统一命题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市单独命题的九年级理科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初二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已于5月份顺利完成;八年级信息技术学科考试将于6月17日后一周内完成。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九年级)报名人数为33443人,共设20个考点,1119个考场。考试时间为6月14日-16日上午。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八年级)报名人数为37214人,共设23个考点,1243个考场。考试时间为6月17日下午。
招生政策新变化——
义务教育招生“三点变化”:严格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履行好控辍保学法定职责,严厉查处非法办学行为。
普通高中招生“六大变化”:通过新建、改扩建校舍,采取名校办分校、结对帮扶、联盟办学等集团化发展方式,加大教育财政投入,确保优质教育不断扩大,严禁“大班额”,逐步消除“大校额”。下达民办普通高中市外招生计划,民办学校招生与公办学校同时招生,不得提前招生,并实行与公办学校同等管理。没有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民办普通高中(含筹设期间)不得参与招生。各县属公办普通高中原则上在本县域内招生,未经市教育局批准,公办普通高中不得跨县域招生。在原来7项政策性加分规定的基础上,新增“第八条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考生加分有关政策”,同时进一步明确军人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加分政策。在外省、市参加中考要求回淮南市普通高中就读的考生,须填报志愿,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由县区招办报市招办,对考生的中考成绩进行合理折算后,纳入全市普通高中统一录取。寿县户籍返乡考生的普通高中录取工作由县招办具体负责。从2020年起淮南市志愿填报方式将由现在的估分填报志愿向知分填报志愿过渡。
职业教育招生新面貌——
淮南市职业学校招生类别主要有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中职。按照职普比大体相当的原则,淮南市2019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为17760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为15683人。
高职招生:
本次高职扩招的报名对象是具有我省户籍或在皖务工(需提供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证明)、具有高中阶段学历或同等学力及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村两委干部、新型职业农民,未参加今年高考报名或分类招生考试报名的高中阶段毕业生等群体。
中职招生:
志愿全部通过“安徽省中职学校招生网上招生录取平台”网上填报。应届毕业生中职招生网上报名工作,由所在初中学校统一组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中等职业学校除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外,还面向非应届初中毕业生、应历届高中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以及农村地区新成长劳动力招生,学生可以免试就读。
柏松 记者 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