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记者 记者从6月3日下午淮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淮南2018年的蓝天保卫战环境治理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据介绍,2018年,淮南市辖淮河干流及其一、二级支流16个监测断面年平均浓度值Ⅰ~Ⅲ类水质比例75%,总体水质良好,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9.7%,水质稳定保持良好。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65.5%。比上年增加7.8年百分点,市区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臭氧(O3)年平均值分别较上年减少16.7%、9.7%、20.8%、11.5%、12.5%、0%。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好,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各类功能区平均等效声级达标率65.0%。环境辐射保持安全水平。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淮南市委、市政府于2018年10月,出台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2场标志性战役的实施方案,水源地保护、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淮河保护修复、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4场标志性战役实施方案呈现了实质性战果,蓝天保卫战首战告捷。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聚焦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五控”措施,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现了“两降一升”,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受到老百姓的好评点赞。
碧水保卫战取得实效。围绕落实“水十条”,全力推进工业、城镇、农业农村、船舶港口、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治理“五治”工作。城市建成区6条黑臭水体已完成整治5条,消除比例83.3%,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对全市现有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环境部督查组移交我市15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在全市焦岗湖、东淝河支流入淮断面建成了3套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目前处理水量已超过3万吨/日,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污染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发现固体废物环境问题166个,完成整改163个。“清废行动2018”反馈该市的2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建立固体废物污染防控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
生态保护修复全面展开。全面开展农村“三大革命”,组织开展农村陈年垃圾集中清理活动,已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28个,在建污水处理设施2个,完成改厕64383户。加快推进湖泊生态环保项目建设,截至2018年底,总投资
约11.12亿元的瓦埠湖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中涉及淮南市71个项目,除3个项目永久关停外其余68个项目已全部完工。
记者 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