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记者 2018年,淮南市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目标,累计投入47.8亿元,深入实施33项民生工程,改革发展成果和党的惠民政策更多更早地惠及到广大群众,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节节攀升”。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民生工程的部署,淮南市印发了《关于2018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2018年4月9日,市政府召开全市民生工程动员部署会,各级政府、各牵头部门迅速行动,全面启动2018年民生工程各项工作。确定20家市直民生工程牵头和实施单位,将33大项52小项的民生工程年度目标任务,全部分解到位、落实到位;市政府分别与县区政府、市直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实现民生工程各项任务的无缝对接和精准实施。市直牵头单位和实施单位,尤其是新增项目的实施部门,限期成立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51个民生工程项目实施办法,以及资金筹措通知和审计监督意见等;强化和完善民生工程资金的“绿色通道”制度,实行超序时拨付、应急性预拨、专门化调度等。
淮南市还修订出台《淮南市2018年民生工程工作考核办法》,随机抽取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全市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督查。2018年年初配合省直部门对2017年实施的12项民生工程项目开展绩效评价,11月份对2018年实施的22项民生工程开展绩效评价;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和扣分的指标,督促市直相关单位和县区及时整改。同时,强化民生工程项目的建管用并重,将民生工程的建后管养,纳入对县区政府、主管部门的年度目标绩效考核范围;各级财政部门坚持预算统一编制,把民生工程管养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保障范围,2018年共安排建后管养资金6721万元;全面推广和规范应用“安徽民生工程”形象标识,方便公众监督、扩大品牌效应、提升知晓度。
贾静 记者 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