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今年我写的建议意见是涉及特色种养业发展亟待进一步规划和发展这个层面,这也是一年来多次与选民进行接触后有感而发”。作为即将参加县人代会例会的古城镇县人大代表周芝秀一边整理议案建议意见表,一边对自己所提出的内容进行最后修改。
从内容来看,此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内容更接地气:周之秀表示,近年来,随着以稻虾共养、鱼虾供养以及鱼蟹等立体综合养殖的普及,一部分群众由于盲目投资,加上因技术原因、用水匮乏、种苗良莠不齐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特色种养业呈现出“难以为继”、“举步维艰”、“生存空间狭小”等尴尬局面。针对这种现象,代表提出了为了进一步打造适合古城镇区域特性的养殖业基地,形成产销加工为一体的循环产业链,建议县有关部门首先要从激发养殖基地联动积极性,在拓展产业链上做好引导文章角度出发,制定出符合种养户意愿的,能有效提升养殖产品加工品质措施以及规模化养殖以奖代补工作机制;其次建议引导农户落实安全生产、经营互助机制,让基地生产出更多更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三是建议要加大市场引导,围绕全面提升养殖基地的科技含量,加大专业培训和技术推广、种苗供应等新品种研发,改善服务机制,为打造更大规模的、防控能力强的综合化养殖基地提供服务。
参与撰写议案建议意见的代表们纷纷表示:随着古城镇乃至肥东东北部地区旅游产业的不断兴起,合理开发和保护特色种养业,前途光明,也适合该地区群众传统农业的转型与发展,做大做强“特色种养业”,既能提升产品档次、增加附加值,同时也能带动贫困户在土地扭转中分的更多“利益”,实现在家门口务工的愿望。此外,结合岱山湖旅游开发,制定相对应的保护措施,打造出古城特色的“农产品”优质品牌,开发新元素,融南汇北、推陈出新,传统农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质”的飞跃。(高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