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的碎片,一个地名就是一方水土的风情画卷。地名是人类文明足迹的标识,承载着特定地域的沧桑历史和厚重文化,记录着一个地方的成长、发展和里程和前进步伐。为了抢救和保护地名,促进和规范地名,进一步做好地名信息库更新完善,确保地名信息库信息精准,肥东县民政局地名办根据《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地名信息库更新完善工作的通知》民政函﹝2019﹞109号和全市地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五明确一保障”开展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地名信息库建设顺利完成。
一是明确工作内涵,有针对性进行探索、挖掘、整理。地名是社会的产物,既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保留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较多的历史信息,往往实体变化了,而反映历史的文化信息任然保留在地名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经济的飞升,在建设大富美强现代化东部新城过程中,由于旧城改造、城市拓宽,开发区和经济园区相继建立,加上行政区划调整和合并等因素,一些地名渐渐湮灭消失。县地名办围绕建立健全地名信息更新机制为基础,不断进行探索、挖掘、整理,履行地名管理职责,提升地名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地名信息的现势性、准确性,进而推动地名标准化、规范化,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满足社会对地名信息的需求。
二是明确工作任务,查缺补漏、核实纠错。为了全方位核准地名信息,县民政局及时召开局党组会议,制定工作方案和措施,明确了工作重点,即对省厅反馈的36条企事业单位名称不匹配的信息逐一入户核实。重点是对地名名称不标准、属性信息不准确、多媒体缺失等问题进行查缺补漏、核实纠错,现已全部修改完成并上报。其次是对2015年至2018年以来新增的地名进行信息采集。主要对地名的标准名称、类别、地理位置、原读音、罗马字母拼写和来历、含义、历史沿革等进行全面的采集。新增地名130条。
三是明确时间节点,围绕业务培训推动工作开展。在召开了乡镇(园区)民政所长和从事地名普查人员培训会的前提下,特邀安徽省笫四测绘院李琳琳等3名老师现场进行培训和业务辅导,提高与会人员对地名信息库建设的思想认识会上,确定11月底前完信息采集和上报工作。为圆满、顺利和整体推进工作,同时实行“每日一报”制,对推进滞后的乡镇(园区)和单位进行通报并跟踪进行指导,确保了全县在此项工作中“时间、质量”双保障。
四是明确保障措施,加大资金投入。为配合地名信息更新完善有序推进,全县将所需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各乡镇(园区)同步配置了从事地名工作的专业性人员,落实工作责任,确保能干事、干成事。
五是明确工作要求,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地名信息库更新完善是“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的具体体现,是提升地名管理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围绕全县制定的方案和措施的基础上,县地名办协助18个乡镇(2个园区)建立健全地名信息更新长效工作机制,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地名信息更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一保障是保障信息的安全,完善数据资源库的保密管理。一个个地名如同一枚枚活化石,记录着肥东文化的历史和特点,其寓意都蕴含着历史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了全方位保护好地名信息库,县地名办出台管理细则,严格规定从事地名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数据资源保护意识,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和保密管理要求,认真落实涉密、敏感地名信息管理工作,严禁通过互联网传输,确保全县地名信息安全。
(高桢 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