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2019年,肥东县民政局全力贯彻省、市民生工程文件精神,统筹推进民政民生工程有效实施,聚焦聚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供养及生活无着人员救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护理补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6项民政民生工程,不断开拓思路,创新“点子”,通过抓业务、抓宣传、抓管理、强监督,进而“烹饪”出一道道“通感”俱全的“四喜”盛宴。
一喜民生工程大餐色香味聚全更舒心。城乡低保兜底温暖。全年农村低保累计保障302363人次,累计发放低保金13157.4027万元,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共有496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特困人员供养特色彰显。前十个月累计保障78184人次,发放特困供养资金4820.7674万元。社会救助无纸化办公“点餐”取得实效。作为合肥市社会救助无纸化办公试点单位,于2019年6月份率先实现县级社会救助网上申请审核审批。提高了审批效率,保证了困难群众受助及时。基层社会救助力量更“实在”。23名乡镇社会救助专干和335个村级社会救助专干实现全覆盖,解决了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力量严重不足和服务能力相对“低盐”现象。社会福利滋养更“活水”。全县共保障困难残疾人8488人,发放生活补贴共521.332万元;保障重度残疾人12336人,发放护理补贴793.752 万元(动态);救助孤儿308人(动态),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460.7651万元。为35826位80-99周岁老人发放高龄津贴2149.56万元,136位百岁老人“分享”长寿保健费48.96万元。婚姻收养登记喜上加喜。婚姻、收养登记全面实现规范化,登记合格率达100%。。乡镇公益性公墓(公祭堂)建设稳步推进,新殡仪馆投入使用,实现殡葬补贴惠民全覆盖。
二喜监督机制大餐安全护卫力保平安。健全核对机制,对全县申请低保等社会救助家庭成员经济收入情况和财产状况进行信息核对,发布预警信息8259户13360人次,为精准救助与精准扶贫提供依据。结合全县实际,县民政局先后出台《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农村五保供养及运行维护实施办法》、《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办法》等文件,确保民生项目“管控到位、管控有力”。制定了民政民生定期联席会议制度、联系人制度以及局领导调研、调度机制,实时协调解决,有效推进上下联动。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与纪检、财政部门联动建立“阳光村务”微权监督平台,将村级财务管理各项政策制度、工作流程、收支票据进行公开,提高透明度,继续开展村民自治试点和社区协商制度。根据扫黑除恶相关要求,开展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回头看”,清理不合格村委会干部5人。
三喜宣传激励大餐一清二白全民共享。出台了《民政民生工程信息报送工作相关要求》、《民政局民生工程宣传月活动方案》。积极利用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对民生工程的内容和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先后有近百篇报道被中央、省市县刊用。扎实做好与宪政、村居宣传对接,发放各类宣传资料、折页10万余份,全方位、全天候接待群众咨询,为群众答疑解惑,六送红包让宣传餐桌更“动感”。
四喜特色创新大餐等高对接饕鬄盛宴。全县18个养老服务机构公建民营对接推介登陆 “2019长三角民政论坛”,创出了民生工程“8+1”建设、服务、管养新模式;利用3年时间投资约5000万元对全县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基本设施改造提升、功能完善,提升养老机构管理服务质量与水平的目标;在全市率先实现县级低保网上申请审核审批全覆盖、以低保、特困人员数据为重点,落实数据汇总、审核、比对,规范源头数据的管理和报送,率先在全市各县区中实现低保系统与民政统计系统的互通工作获得国家民政部肯定;国家民政部规划财务司综合(统计)处处长徐秀玲民政统计数据“精准”对接给予充分肯定……一次次华丽转身、一个个特色接力、一盘盘精雕细琢,民政民生饕鬄盛宴精美绝伦,精彩呈现。
(高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