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东西南北中,“护儿在当中”。为切实做好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工作,肥东县民政局精心组织,强化部门联动,不断完善全年农村留守困难儿童信息库建设,结合培养他们的兴趣特长点、知识增长点、情感支撑点、友情交叉点为契机,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以四方护卫形式织密儿童保护“安全网”。
一是全覆盖式织好留守儿童“信息网”。县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县配备335名村(社区)儿童保护专干和22名乡镇(园区)儿童保护督导员。通过组织儿童保护专干进入村组进行摸排、定期走访,摸清儿童家庭住址、监护人、年龄、家庭经济状况等情况,对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的“一人一档”信息台账进行核实更新,录入全国联网的农村留守(困境)儿童信息系统。围绕《肥东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引导儿童保护专干积极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建立健全“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机制。以“信息网”为第一手资料,建立健全2606名留守儿童“一人一档”,增强了信息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精准性,从信息源头护卫、保障了每一个“候鸟”切身利益。
二是围绕留守儿童兴趣和需求,建立完善“监督关爱网”。通过在全县各乡镇陆续开展心理健康测评、户外拓展、主题活动、定期“亲情见面会”以及后续的心理干预活动,积极探索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为了方便留守流动儿童活动的正常开展,县局针对镇村两级留守儿童爱心专干进行定期培训,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兴趣爱好上进行2场次针对性专题培训,监督关爱网更体现专业性、针对性。同时,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体味到亲情的关怀,县民政局留守儿童关爱中心还联合县妇联、团县委和县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起争当“爱心妈妈”的活动,通过结对帮助,让每一位留守流动儿童时时刻刻感受到家的温暖,目前,有2000多位“爱心妈妈”得到孩子们的认可。“家长学校”和社区“亲情电话”的“加盟”,把关爱行动触及到孩子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三是提高专干待遇,提升工作的主动性,编织“保障网”。落实留守儿童爱心专干福利待遇,在发放90.45万元岗位补贴的基础上,将原来的每人每年45000元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0000元,2019年共投入保障资金1885万元。
四是加大对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力度,打造爱心覆盖“全域网”。在实施留守儿童关爱的工作中,针对孤儿及困境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该局加大福利保障,全县共有孤儿及困境儿童308人,其中社会散居303人,机构集中供养5人。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由每人每月1000元上升到1262元,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孤儿同步增幅,达到每人每月1662元。今年以来按照程序对符合条件的18名孤儿纳入保障范围。全年投入到位资金460.76万元(中央及省200万元、市级87.58万元、县配套173.18万元),已使用460.76万元,资金使用率100%。
五是典型带动,打造关爱留守儿童“新标杆”。农村留守儿童一直牵动着全社会的心。镇北社区留守儿童保护专干金冉冉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全市“十佳民政专干”候选人的事迹,丁芳的敬业奉献,视留守儿童为亲人的事迹,虽然只是肥东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但正是这些爱心专干守护着全县留守儿童这一方天地,才使得全局在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多次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基层儿童工作能力得到显著增加。截至目前,肥东县农村留守儿童人数由原来的4045人减少到2606人,新标杆的作用功不可没。陈良斌说
(高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