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省民生工程项目之“困难人员救助暨困难职工帮扶工程”内容显示,2019年度保障农村低保对象基本生活,给予差额补助;对农村五保对象发放生活补助,保障其基本生活,奖补五保机构运行维护经费;对孤儿、父母因重大困难无法履行抚养和监护责任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采取政府补助方式增强儿童家庭养育能力,最大限度地维系儿童原有家庭环境,保障其生存与发展权益;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生活救助、医疗救治、临时安置等救助服务。
一年来,肥东县民政局“对标对本”“内外兼修”,加强整合统筹,建立社救全覆盖网络,夯实基层基础信息工程,围绕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自我加压,提高标准,在应保尽保、有进有退的原则上,29464人获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推动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行“兜底保障”。特困供养也从2018年的779元/人提高到2019年的1137元/人。全县20个乡镇(园区)22名督导员和335个村(社区)农村留守儿童保护专干网格化管理“精耕细作”,社会救助成效显著,实现了与大美肥东共享发展成果的可喜局面。
以人为本,完善基层服务队伍体系建设。该县民政局从实际要求出发,围绕提升业务培训为基础,打造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社会救助人才队伍。今年以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全县20个乡镇(园区)定向招聘22名乡镇级社会救助专干,全县335个村(社区)各配备1名村级社会救助专干,全面建成县乡村三级社会救助网络,切实增强基层经办能力。
以优立信,打造群众满意的信用服务体系。县民政局在全县推进“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流程,依托为民服务大厅,规范设立社会救助窗口,统一受理、转办(介)社会救助事项,让“群众来回跑”变为“部门协同办”,进一步完善县镇村三级工作承诺制,确定办事承诺时限,在规定时间内为群众解决难题,避免了推诿扯皮现象,提升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以简为纲,大力推进社会救助业务网上一站式服务。通过县、乡(镇)、村三级网络的建立,首次实现社会救助工作的网上申请、在线审核、在线审批、网上公示的“网上一站式”办理,极大地方便困难群众办事,确保困难群众寻助有门、受助及时。全县率先在全省推行县级范围内城乡低保网上申报,为全县20个乡镇(开发园区)配备高拍仪、电子签章等设施设备,推进办事材料标准化、电子化、共享化。截止目前,已为1779户困难群众办理低保网上申请。同时,整合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低收入等社会救助业务信息,积极与县残联、房产、扶贫、工会等部门对接,采集重度残疾、申请廉租房、扶贫对象、患重大疾病及突发灾害等困难家庭信息,采集困难群众数据40878条,初步实现“凡救助必用库,凡受助必入库”,从而做到社会救助精准高效。
以考鉴真,提升社会救助服务管理的精准度和整体水平。2019年,县民政局先后于5月6日、11月25日,分两次在安徽水利和顺大酒店开展社会救助民生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专题业务培训,来自全县乡镇和工业园区的357名社会救助专干及20位民政所长参加集中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救助业务的“连贯性”。此外,还有针对性地组织现场考试,公开亮分,查缺补漏,提高全体社会救助专干理论水平和政策了解、熟悉程度,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全县社会救助工作规范管理,推进该县社会救助工作再上新台阶起到积极作用。
(高桢 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