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11月13日上午,从正准备下乡的合肥市肥东县民政局机关负责精准扶贫下乡联络的梁勇处了解到,根据工作安排,本周正是全局党员干部下乡开展结对帮扶的日子。梁勇表示,为了科学调节局机关工作秩序,全局帮扶联系人将利用一周时间,分别前往包公镇三个社区(小包社区、板桥社区、青春社区)9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开展每月一次的上门走访行动。全体49名帮扶队员将通过面对面帮扶,掌握和了解、熟悉各自所联系的帮扶对象户在一个月内家中生活生产情况,围绕宣传精准扶贫相关政策,为他们送去最接地气的关怀和措施,同时,有针对性地为贫困家庭解决一些生产、生活难题,通过对口帮扶,为他们脱贫“再生”提供实实在在的“民政力量”。
熟悉声影,与温暖同行
也许是这个季节不太冷的缘故,当初冬的艳阳照进包公镇小包社区邵军家中时,一位熟悉的身影走进正在忙碌中的邵军身边,见到“老熟人”,邵军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和帮扶责任人丁必会攀谈起来,从邵军口中得知,这个月的低保金已经如数打到自己的粮补卡上,卫生院签约医生浦守华也在不久前来给自己和家人进行了全面身体检查,所享受的残疾人生活救助和养老金也都发放到位,2020年度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农保费用也都由政府兜底代缴、产业收入之光伏电站收入每月递增,通过帮扶联系人协调的5.03亩土地流转也已成为固定收入……就在邵军如数家珍般地报出自己享受扶贫政策相关数据的间隙,丁必会翻看了粮补卡上的数据,与上墙的公示信息进行认真核对,随后重点对低保、残疾人生活救助和养老金等收益询问邵军的满意程度,不知不觉中,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而“访视”所留的记忆让彼此感到更贴心、更温暖。
亲切话语,与交心同伴
“每次下乡我都想见到帮扶联系人一面,可是,在平时基本上都是和他们进行电话联系,我在外面务工呢,这是我听到的最平常、也是最安心的一句话”,日前,局党组成员之一的刘继方下乡来到小包社区与自己结对帮扶的谢晓莉家中,再次见到大门上锁的情形时,只得拿出手机,拨通了谢晓莉的电话,询问这一个月中享受民政救助、产业帮扶等具体内容,并结合精准脱贫四项清单一一进行交流,把最新的脱贫政策倾囊相授。亲人般的交流,让帮扶演变成一种鼓励,在得知谢晓莉通过就业技能培训,能从输血变成造血的信息时,刘继方鼓励她积极向上,经常联系,共同征服“贫困”。
真实帮扶,与脱贫同频
在实施精准脱贫序列中,民政所承担的低保和特困供养在总数量上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中在册的农村低保中扶贫对象2417户户4772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近三成,特困扶贫对象2157户2230人,为了彻底实现帮扶到位,脱贫全家的目标,今年以来,按照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原则,已累计打卡发放农村低保扶贫资金1577.98万元。1-10月份累计发放特困供养金4820.7674万元,其中,特困扶贫对象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真金白银”真实帮扶,与精准脱贫实现“同频共振”,脱贫的举措更加完备,脱贫的覆盖更加坚固,脱贫的目标更加坚定。
精准措施,与造血同轴
梁勇说,落实精准措施,是帮扶成功与否的关键。为了提高扶贫的精准度,县民政局结合低保专项检查,全面夯实“阳光平台”作业,通过开展上门入户走访调查,围绕民政工作对象中的困难群体,开展“送温暖,助力低保贫困家庭”、“暖心服务,倾情关爱孤儿”、“亲情牵手,关爱散居特困供养”等帮扶项目,为民政工作对象中的帮扶联系人提供助学、心理疏导、成长增能以及就业援助等社会化服务。同时,各个帮扶联系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多种渠道上接市场,下接扶贫户,帮助他们解决种苗、技术、资金、就业、上学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落实产业发展与精准脱贫有效对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高脱贫户经济收入。“我们主要还是在民政领域开展兜底行动,通过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兜底、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等民生红包来增加“造血”功能。
一起加油吧,我的父老乡亲,我的姐妹弟兄
94户285人,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社会群体,在实现“脱贫路上一个不落”的目标中,他们就是我们的父老乡亲、我们的姐妹弟兄,这是经常下乡实施扶危助困民政人的共识,尽管民政系统各个部门各项事务衔接忙碌,但对于每月一次的上门走访、帮扶,那一颗颗牵挂之心还是溢于言表:“这次上门,我的帮扶联系人只有一户在家,我还担心在外面务工的黄仲德是否对我的工作满意,当我打通电话,得到他对我工作的认可,我感到十分欣慰”,忙里忙外的梁勇说。
(高桢 李国庆)